通信工程:
通信(communication) 就是指通过某种媒质进行的信息传递,通信的基本问题就是在彼时彼地精确和近似的再现此次此地发出的消息。通信工程专业属于工学中的电子信息类,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作为一门科学、一种技术,现代通信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概括地说就是如何把信息大量地、快速地、准确地、广泛地、方便地、经济地、安全地从信源通过传输介质传送到信宿,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并运用各种工程方法对通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处理。
本专业与国际上许多一流大学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聘有多名外籍著名学者作为客座教授,有“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学生也可赴韩、台等国和地区进行交换学习,同时接受国际留学生培养。
本专业与企业建立了广泛深入的校企合作,包括大唐移动通信设备公司、中兴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宝鸡烽火集团等企事业单位。
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在98%以上,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涉及华为、中兴、烽火、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新大陆等通信运营商、现代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相关科研院所、高新技术科技产业公司及企事业单位等。
本科毕业后除了就业以外,学生还可报考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方向研究生,多年来继续深造上研究生的比例一直在35%以上,95%以上在“985”和“211”高校和科研院所,包含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知名高校;同时每年有2-3名去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著名大学进行深造。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陕西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2 |
| 新疆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4 |
| 甘肃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35 |
| 云南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收费标准以物价局批复为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 四川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8 |
| 海南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6 |
| 广西 | 电子信息类(6600元/年,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3 |
| 广东 | 电子信息类(非定向)(080701.电子信息工程+080703.通信工程)(办学地点:主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2 |
| 福建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2 |
| 黑龙江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1 |
| 吉林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5 |
专业优势:本专业以信息与通信工程为主干学科,结合信息通信领域的人才需求,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在通信系统及相关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具有通信技术及系统相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电信网络运营管理能力,以及能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从事与信息通信技术相关研发及应用的高级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电路、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信息理论基础、数据通信及计算机网络、数字图像处理、现代DSP技术、嵌入式系统、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微波与天线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电信运营企业、通信设备制造、IT相关企业、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从事通信系统运营管理、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科学研究等工作。优秀本科毕业生可以推荐、报考本校信号与信息处理信号与信息处理、导航制导与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相关硕士专业。
就业前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广阔。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5G时代必将到来,社会在未来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西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4 |
| 福建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1 |
| 安徽 | 电子信息类(6000元/年;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4 |
| 山西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23 |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新中国百业待兴之时,壮大于改革浪潮迭起之际,兴盛于高等教育强国大势之中,与共和国同向同行七十余载。自1951年起,学校前身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相继成立。1956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7年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长安大学,掀开学校跨越式发展新篇章。2005年以来,教育部先后与交通部(现交通运输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长安大学协议,“四部一省”共建长安大学的办学格局正式形成。2011年入选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启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学校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现有84个本科专业,其中36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学校稳居中国大学百强,土木与交通学科位列U.S.News全球大学第30名,被誉为公路交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科技创新的“金名片”。
学校设有23个学院(系),具备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7大门类,贯通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全过程的学位授予体系。新时代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设立了现代交通研究院、秦岭生态环境研究院、黄河研究院、川藏铁路工程研究院、雄安现代产业研究院等一批实体研究院。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1400余人,博士生导师359人、硕士生导师1056人。拥有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各类杰出人才逾百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5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1600余人。
学校平台条件完善,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5个(含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19个(含4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89个,联合共建陕西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内高校唯一的“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被交通运输部认定为全国三大“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之一。
学校育人成果丰硕,累计向海内外输送优秀毕业生近30万人,其中外国留学生7000余人。优秀校友遍及五湖四海,以“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著称于业界,涌现出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为代表的承担重大工程建设的“总工程师群体”,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为代表的引领学术前沿的“科学家群体”,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为代表的“政界翘楚群体”和造就一批上市公司的“商界精英群体”。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矢志原始创新,构建“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服务、大贡献”六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年度科研经费突破9.6亿元,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1项、课题37项。近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23项。年度授权专利1300余项。先后攻克了特殊地区公路建设成套科学技术难题,研发了黄土滑坡及大型崩塌临灾预警系统,解决了地铁建设中的地裂缝风险防治问题。新时代,学校积极布局“智慧+”“绿色+”“大数据+”等学科交叉战略,旨在改造传统、升级产业、赢得未来。
学校注重成果推广,科研成果应用于被誉为“国之重器”的港珠澳大桥、全球空港新标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超级工程建设,支撑了世界最大跨径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通长江大桥、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公路、亚洲最长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隧道、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等诸多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世纪工程建设。与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关系。
学校精心打造卓越学术期刊矩阵,主编8种学术期刊,稳立中国高校学术出版业界之潮头。《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被ESCI数据库收录,已成为交通运输领域三大顶刊,均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位。《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和《地球科学和环境学报》均具有显著的行业影响力。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马尔代夫维拉学院汉语中心(孔子学院)、特殊地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5个国家级“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发起组建了“中俄交通高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举办了中美、中俄、中法、中国南非公路工程标准系列对接国际论坛,推进交通国际标准协同计划。深度参与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的策划、组织、运行。与中国路桥、中交、中铁、中铁建等大型企业携手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伙伴计划。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雁塔钟声悠悠,渭河波涛浩浩,太白山峦皑皑。几代人初心不改、豪情如瀑,数十载厚积薄发、行久致远。面向未来,长安大学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谱写新的长大辉煌!
学校位居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坐拥南北两大校区,南倚大雁塔,北邻渭水滨,建有太白山、梁山、渭水三个教学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745亩。学校着力塑造人文、创新、智慧、绿色和平安的魅力校园,校内绿树成荫,景色优美,设施完备,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40多个民族,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莘莘学子,在多样性、国际化的校园里,潜心求学、读书问道。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工科登峰、理科振兴、文科繁荣、交叉突破”的学科发展理念,担当“人才培养的摇篮、科学研究的殿堂、社会服务的基地、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国际交流合作的前沿”的崇高使命,坚持“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愿景,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三大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长安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址: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邮编:710064
电话:029-82334104 传真:029-82334099
电话:029-82334813 82334814
呼叫中心:85259046(每年6月开通)
学校本科招生网:http://zsb.chd.edu.cn
伙食标准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为300元/人·月-500元/人·月。
(修改时间:2018年6月6日)
西安工程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基础雄厚、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等学校,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学校现有金花、临潼两个校区,占地约108万平方米,设有15个教学单位。现有实验室13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四主体一联合”校企合作共建新型研发平台4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省部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9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省级科技团队6个,教育部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创新创业基地1个。学校历经10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理、文、管、经、法、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校现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高校、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高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300余人,本科生17000余人。
学校于1928年开始培养本科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学士授权单位,1984年第二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21年学校获批博士授予单位和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2个。陕西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3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1个,省级一流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19个,省级精品课程及资源共享课程3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学校办有面向全国发行的学术期刊《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和《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学校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00余人,博士、硕士生导师650人。拥有以姚穆院士、院士工作室首席科学家等国家级专家学者领衔,省级专家学者、团队为核心的一批优秀师资力量。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院士工作室首席科学家5人,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10余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陕西省特聘专家、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专家学者百余人。
近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05项;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36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出版教材790余部,获得省部级优秀教材37部;承担国家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新项目13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3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01项,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录2648篇。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全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中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19所海外高校开展双学位联合培养。近年来,选送赴国外交流或参加双学位联合培养学生500多名;教师出国进修、交流400多人次,邀请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访问900多人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项,承担国际科研合作项目30余项,主办或承办“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交流,举办“国际青年导演交流会”“中巴经济走廊文化大篷车西安段”活动,成立“陕西省教育统计数据研究中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等。
学校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秉承“实业报国,负重奋进”的办学传统,践行“厚德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和“崇真尚美、经纬天下”的大学精神。近年来,先后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绿色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连续多年获“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生参加科技文化活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720余项。
不忘初心担使命,只争朝夕再出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发展以及纺织行业转型等重大机遇,深化综合改革,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企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实力,奋力书写新时代学校发展新篇章,继续朝着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迈步奋进。
我校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位居全省同等院校前列。2015届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陕西省、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珠三角(包括广东省、福建省)等地区。2015年,进入陕西省就业的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0%左右;由于东南部经济建设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对毕业生具有吸引力,且我校大批优势特色专业已就业毕业生集中在这些地区, 2015届毕业生进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占总人数30%左右,这些地区对毕业生就业的吸引力依旧保持旺盛趋势。
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涉及22个行业,制造业、电力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党政机关、科研设计单位、文化教育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部队等是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单位。
2015年,有近500名本科毕业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校内外硕士研究生,100余名本科生选择出国深造。
2015年我校共召开专场招聘会近400场,提供岗位2500余个,举办春季、冬季两场大型招聘会,吸引500余家企业入校招聘。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收集用人单位需求岗位达到102770个。
我校多次邀请企业高管、就业创业指导相关领域专家入校,为我校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等。成立大学生就业联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帮助学生关注就业,了解就业、创业。
部 门:招生就业工作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电 话:029-82330088(金花校区);029-83116261(临潼校区)

长安大学地理信息科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地理信息科学和通信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地理信息科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长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通信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长安大学广告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广告学和通信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广告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广告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广告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广告学和通信工程录取分

长安大学新闻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闻学和通信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闻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新闻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新闻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新闻学和通信工程录取分

长安大学日语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通信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日语和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陕西)

长安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通信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通信

长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通信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长安大学法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通信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陕西)

长安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长安大学经济统计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通信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