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1 | 理科 | 399/366(本科二批K段) | 410/410(本科二批K段) |
| 智能制造工程(化工装备技术) | 2021 | 理科 | 379/362(本科二批K段) | 410/410(本科二批K段)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西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09 |
| 新疆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77 |
| 宁夏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91 |
| 青海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349 |
| 甘肃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410 |
| 陕西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8 |
| 云南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471 |
| 贵州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1 |
| 四川 | 智能制造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1 |
| 重庆 | 智能制造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6 |
| 海南 | 智能制造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6 |
| 广西 | 智能制造工程(48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7 |
| 广东 | 智能制造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5 |
| 山东 | 智能制造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78 |
| 福建 | 智能制造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7 |
| 安徽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3 |
| 江苏 | 智能制造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7 |
| 黑龙江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75 |
| 吉林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82 |
| 辽宁 | 智能制造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2 |
| 内蒙古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49 |
| 河北 | 智能制造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2 |
| 天津 | 智能制造工程(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495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坐落在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美丽的黄河之滨——金城兰州。学校与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炼油厂和第一座化学工业基地相伴而生,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建于1956年的石油部兰州石油学校和化工部兰州化工学校以及兰炼职工大学、兰化职工大学,1999年转制为甘肃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整合相关院校办学资源,设置公办 本科层次的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有西固校区,兰州新区校区,白银校区,占地面积2600余亩,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01万元,图书260余万册。建有校内实训基地85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238个,其中,国家级生产型实训基地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1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人,其中,首届本科生招生800人。有教职员工1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106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80人(教授113人,含二级教授6人,享受甘肃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10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580人(博士48人),“双师型”教师650人,兼职教师350人。现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全国技术能手3人,国家及省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3人、杰出教师10人;有省级教学团队18个,省级优秀专家、省级“园丁奖”获得者、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教学名师、陇原工匠、省级技术标兵等60余人。“十三五”期间,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3项,排名全国第十。
学校紧紧围绕石油化工行业和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有石油化工、应用化工、能源动力、资源开发、智能制造、物联网、服务业新商科等优势特色专业群。现有本科招生专业(方向)13个、高职招生专业77个、中职招生专业17个,其中,国家示范专业4个、骨干专业10个,国家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省级示范、特色、骨干专业18个,构建起有效支撑国家支柱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局体系,建成国内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等石油化工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培训基地。
学校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国家规划教材25部。牵头主持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在大学生各类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励83项。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实现了高专业对口率、高起薪、高成长性、高就业稳定性和高就业满意度的“五高”就业质量工作目标。学校培养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21万余名建设人才,涌现出了党的十八大代表、十九大代表、大国工匠、中国石化集团首席技师张恒珍等一大批杰出校友,毕业生遍布全国石化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学校被誉为新中国石化职业教育的“黄埔军校”和“工匠摇篮”。
学校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2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共建研发机构12个、产业学院12个,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近五年,承担厅级以上科研课题53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16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2 项,其中,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632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7件,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授权471件。建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1个、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6个、省级各类技术服务创新平台14个。学校被确定为甘肃省陇原工匠培训基地和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年承担各类培训2万余人次。
学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再提升”战略,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现有巴基斯坦、老挝、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的留学生100余人。与加拿大荷兰学院会计专业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经教育部批准招生,开启甘肃省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先河。与阿塞拜疆国立石油工业大学合作开展“3+4”专本硕连读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与“走出去”企业协同合作,先后为苏丹、科威特、新加坡等国家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近千人。学校“中国-文莱1+1+1恒逸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实现了现代学徒制试点“走出去”的有益探索,开创了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石化模式”,入选外交部、教育部首批“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20强。
学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首批28所示范校、国家优质院校、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甘肃“双一流”大学建设单位,挂牌成立了甘肃工业技师学院、甘肃石化技师学院,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中国十大最具特色职业院校”“中国十大最具就业力职业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思政工作50强”“全国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贡献50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首批‘1+X’试点院校”“全国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单位”“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甘肃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办学65年来,学校坚守职业教育阵地,坚持“锲镂金石 修身诚化”的校训和“根植石化行业 传承铁人文化 人才培养延伸 培训服务前移”的办学特色,秉承“文化育人 精神成人 专业成才 事业成功”的育人理念和“高严细实”的管理理念,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之路,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面向未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走特色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之路,立足甘肃、服务西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不断探索“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遵循“突出特色 加强基础 宽口培养 方向成才”的教改思路,全面推进本科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培养富有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西部旗帜、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职业技术大学。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坐落在“中共创建第一城”——山西省阳泉市,前身是建于1984年的山西 矿业学院阳泉煤炭专科班,1986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阳泉煤炭专科学校;2001年挂名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学院是山西省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院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培育院校,教育部校企合作委员会授予的“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基地”。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912人,校园占地面积1100余亩,建筑面积近3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近2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7万册,电子图书33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14个。学院建有各类实验室142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3亿元;建有校内大型工程实训基地和实习工厂3个;建有标准塑胶操场、体育馆、游泳馆、羽乒馆等运动场所。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学科专业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为关键,以质量监控为保证,以条件保障为基础,以产教融合为途径,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用创”五元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体系和专业体系。学院设有矿业工程系、地球科学与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气与控制工程系、大数据与智能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等16个教学业务部门。学院设有本科专业32个,获批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协同育人中心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优势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2021年“新材料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批为山西省“1331工程”提质增效建设计划项目。
学院扎实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基础性工作,坚持引育并举,突出协同融合,逐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现有教师779人,其中专任教师611人(含校内行政兼职教师108人),外聘教师168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务教师163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6.7%;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531人,占专任教师数的86.9%;“双师双能型”教师74名。近年来,教师发表教科研论文200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7篇,国家级期刊论文35篇,SCI、EI收录43篇;授权专利251项;出版著作108部,教材64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9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奖项37个。2名教师评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名教师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7名教师评为三晋英才,1名教师评为山西省“1331工程好老师”,5名教师评为山西省教学名师,5名教师评为山西省模范教师。2022年,3名教师获阳泉市优秀人才贡献奖,3名教师获优秀人才奋进奖,被阳泉市委市政府授予“省校合作先进单位”。
建院38年来,学院始终秉承“崇德尚能、行知合一”校训,立足行业、服务社会、强化应用、注重实践,坚持工程教育理念,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为社会培养了近6万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学院以“德育2+X”综合改革为引领,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不断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位于全省高校前列。
学院聚焦山西产业转型发展,聚焦“六新”突破,不断完善“政产学研用”科技创新体系。学院注重实践教学改革,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与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贝特瑞新能源科技、莹玉陶瓷、中兴环能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75个;与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合作,在校内共建了煤矿实景教学培训基地;与阳泉华鑫电气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共建了教学实习工厂。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83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市级课题285项,横向课题14项;省级以上教改课题53项,其中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获批阳泉市重点实验室7个,阳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学院先后评为山西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高等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山西省高等院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高等学校“文明单位”、山西省高等学校“文明标兵单位”、山西省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
面向未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破解学院发展新命题,创新学院发展新思路,全面提升治校育人新本领,深入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为山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80%以上。荣获山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制造工程和材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工业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工业设计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工业设计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工业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制造工程和工业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机械工程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机械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机械电子工程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电子工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等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地理信息科学和智能制造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地理信息科学和智能制造工程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和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和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地理信息科学和智能制造工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投资学和智能制造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投资学和智能制造工程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投资学就业前景和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投资学专业介绍和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投资学和智能制造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智能制造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智能制造工程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就业前景和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介绍和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资源与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