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0 | 地理科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3 | 3930 |
| 2020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4 | 3852 |
| 2020 | 应用气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7 | 3667 |
| 2020 | 电子信息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8 | 3608 |
| 2020 | 大气科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9 | 3545 |
| 2020 | 计算机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4 | 2731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天气预报、城市气象预报、农业气象服务、气象产品开发应用、气候资源利用、气象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业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应用气象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应用气象学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等实验技能,具备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主干学科:农业气象学、城市气象学、微气象学、应用气象学方法、气候资源学、气象灾害与评估、气象服务学、智慧气象。
主要课程: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学、气象服务学、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遥感原理及应用、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等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践:天气预报综合实习、应用气象综合实习、微气象实习、大气探测实习。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应用气象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相关专业。
学生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政府机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与气象、农业、环境、海洋、国防、民航等相关的科研、教学、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水文学、水资源、水环境以及计算机、外 语、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强、素质高,敢于创新,善于合作,能在水利、水务、能源、交通、 城建、农林、环保、国土等部门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科研和管理 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文学、水资源及水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 受工程测量、科学运算、实验和测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水文学、水资源及水环境等方面的专 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具备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从事管 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地学,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外语、计算机、文献检 索、科研方法和科技写作等工具性知识,具有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素养和经济管理知识;
2.掌握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预报、水文水利计算、水灾害评估与防治、水资源评价规 划与管理、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的基本方法,掌握测量、制图等基本技能;
3.具有从事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方面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决策的基本 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涉水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5.了解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领域的行业需求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8.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终身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水利工程、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应用水文与水灾害防治、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地质学(64学时)、构造地质学(64学时)、水力学(48学时)、水文地质学基础 (64学时)、水文学原理(32学时)、水文预报(32学时)、水环境保护(32学时)、水文统计(32学 时)、自然地理学概论(32学时)、气象学概论(32学时)、水资源利用(32学时)。
示例二:自然地理学(40学时)、测量学(48学时)、水力学(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 应用(40学时)、生态学概论(4学时)、水文学原理(64学时)、水文统计(64学时)、气象学(48学 时)、水文测验学(40学时)、地下水水文学(48学时)、河流动力学(32学时)、水环境化学(40学 时)、水利经济(32学时)、水文预报(48学时)、水文水利计算(64学时)、水资源利用(32学时)、 水环境保护(32学时)。
示例三:测量学(48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普通地质学(40学时)、气象气候学(32学 时)、水力学(40学时)、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40学时)、水文统计(16学时)、普通水文地质学 (32学时)、水文学原理(56学时)、水环境化学(40学时)、环境土壤物理学(32学时)、专门水文 地质学(32学时)、地下水动力学(40学时)、水文测验(24学时)、水利经济(32学时)、地理信息 系统(32学时)、水文水利计算(40学时)、水资源评价(48学时)、水利工程概论(32学时)、灌溉 排水工程学(32学时)、水环境保护(48学时)、水资源管理(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测量学、水利工程、水文测验、气象、自然地理、水文地质基 础、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习)、课程设计(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水文预报、水文水利计算或 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质勘察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水力学实验、水文测验、水环境化学实验、水文地质基础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应用气象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气象、农业、生态、环保、航空、海洋、水文、能源、国防、经济等相关领域 从事业务、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及相关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应用气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大气科学及相关学 科领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应用气象业务、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品格、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应用气象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从事应用气象学业务、研究和 管理的初步能力;
3.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应用气象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4.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了解应用气象学的国内外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5.熟悉我国气象业务、气象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具有初步的应用气象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大气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大气科学概论、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原理与分析、动力气象学、应 用气象学原理、农业气象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大气探测学(56学时)、大气物理学(64学时)、农业气象学原理与方法(72学时)、 天气学原理(56学时)、小气候学(56学时)、计算机模拟基础(48学时)、应用气候学(54学时)、 土壤学基础与土壤地理学时(56学时)、应用气象统计与数学方法(48学时)、农业气象业务方法 (48学时)、遥感与卫星气象学(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48学时)。
示例二:大气物理学(48学时)、流体力学(32学时)、天气学(80学时)、应用气象学(48学 时)、动力气象学(32学时)、微气象学(48学时)、气象灾害学(48学时)、气候资源学(48学时)、 气象服务学(32学时)、地理信息系统(32学时)、遥感原理及应用(48学时)、应用气象学方法 (48学时)、农业气象学(48学时)、农业气象情报预报(32学时)、应用气象仪器(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年论文、科技创新实践、天气学分析、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大气探测实验、天气预报实验、应用气象学实验、农业气象学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20宁夏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理科统招宁夏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理科统招宁夏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统计学理科国家专项宁夏龙山书院大气科学类理科统招宁夏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类理科统招宁夏管理工程学院物流管理文科国家专项宁夏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理科统招宁夏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类理科统招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20宁夏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理科统招宁夏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理科统招宁夏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统计学理科国家专项宁夏龙山书院大气科学类理科统招宁夏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类理科统招宁夏管理工程学院物流管理文科国家专项宁夏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理科统招宁夏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类理科统招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21宁夏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理工统招宁夏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理工统招宁夏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水利科学与工程理工国家专项宁夏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文史统招宁夏商学院工商管理类文史统招宁夏龙山书院大气科学类理工统招宁夏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类理工统招宁夏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工统招宁夏管理工程学院金融工程文史统招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19宁夏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理工统招宁夏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统计学理工国家专项宁夏管理工程学院物流管理文史国家专项宁夏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理工统招宁夏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类理工统招宁夏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理工统招宁夏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统招宁夏龙山书院大气科学类理工统招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成绩高成绩平均成绩12018宁夏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理工统招宁夏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统招宁夏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理工统招宁夏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类理工统招宁夏文学院英语文史国家专项宁夏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理工统招宁夏管理工程学院物流管理文史国家专项宁夏龙山书院大气科学类理工统招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成绩高成绩平均成绩12017宁夏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大气科学(水文气象)理工统招宁夏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理工统招宁夏大气物理学院大气科学(大气探测)理工统招宁夏大气物理学院大气科学(大气物理)理工统招宁夏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理工统招(定向录取)宁夏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理工统招宁夏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大气环境)理工统招宁夏法政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文

南京理工大学2020年宁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工与制药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0分,材料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1分,机械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3分,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4分,兵器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5分。南京理工大学2020年宁夏各

南京大学2020年宁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经济管理试验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7分,社会科学试验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7分,工科试验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7分,理科试验班类(化学生命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7分,电子信息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20年宁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物联网应用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1分,机械设计与制造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1分,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1分,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1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理科

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宁夏招生专业:大气科学类、电子信息类、地理科学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应用气象学、计算机类等6个专业。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宁夏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宁夏录取分

202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宁夏招生专业:大气科学类(非定向)、应用气象学(非定向)、工商管理类(非定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非定向)、遥感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国际经济与贸易(非定向)、计算机类(非定向)、金融工程(非定向)等8个专业。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宁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大气科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4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宁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7大气科学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宁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4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4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5分,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5分,电子信息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宁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大气科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6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6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6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0分,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年宁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遥感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1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应用气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3分,大气科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5分,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7分,金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宁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地理科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3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4分,应用气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7分,电子信息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8分,大气科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9分,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