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医学美容技术 | 2021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496 | 159405 |
| 2020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02 | 152503 | |
| 2019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96 | 159921 | |
| 平行录取三段 | 491 | 164555 | ||||
| 2018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90 | 156885 | |
| 平行录取三段 | 469 | 175137 | ||||
| 2017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27 | 102222 | |
| 平行录取三段 | 440 | 185148 |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一定的基础 医学理论和美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美容医学咨询与设计能力,具备美容皮肤护理、 美容文饰、物理化学美容技术等非手术美容技术的操作能力,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和审美能 力,从事美容医学技术服务、美容医学咨询和美容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美容行业中的医疗美容机构、美容保健机构及美容产品销售机构,从事美容医 学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工作及美容产品营销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美容医学审美与创美能力:
2.具备对常见损美性皮肤病的初步诊疗能力;
3.具备基本的美容中医技术应用能力;
4.具备基本的美容医学咨询与设计能力;
5.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6.具备美容皮肤护理的操作能力和美容护肤方案的制订能力;
7.掌握医学美容技术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8.掌握美容文饰技术、物理化学美容技术等非手术美容技术的操作方法;
9.了解美容产品营销技巧和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美容医疗应用技术、美容护肤技术、美容皮肤治疗技术、美容中医技术、美容外科学概 论、美容医学咨询与沟通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激光美容、注射美容、医学文绣、美容护肤、美容中医常用技术、形象设计 及美容外科无菌操作等美容医学项目的实训。 在美容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美容科及美容保健机构、美容产品销售公司等机构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美容师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中医康复保健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无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一定的基础 医学理论和美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美容医学咨询与设计能力,具备美容皮肤护理、 美容文饰、物理化学美容技术等非手术美容技术的操作能力,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和审美能 力,从事美容医学技术服务、美容医学咨询和美容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美容行业中的医疗美容机构、美容保健机构及美容产品销售机构,从事美容医 学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工作及美容产品营销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美容医学审美与创美能力:
2.具备对常见损美性皮肤病的初步诊疗能力;
3.具备基本的美容中医技术应用能力;
4.具备基本的美容医学咨询与设计能力;
5.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6.具备美容皮肤护理的操作能力和美容护肤方案的制订能力;
7.掌握医学美容技术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8.掌握美容文饰技术、物理化学美容技术等非手术美容技术的操作方法;
9.了解美容产品营销技巧和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美容医疗应用技术、美容护肤技术、美容皮肤治疗技术、美容中医技术、美容外科学概 论、美容医学咨询与沟通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激光美容、注射美容、医学文绣、美容护肤、美容中医常用技术、形象设计 及美容外科无菌操作等美容医学项目的实训。 在美容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美容科及美容保健机构、美容产品销售公司等机构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美容师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中医康复保健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无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浙江 | 医学美容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496 |
| 甘肃 | 医学美容技术 | 理科 | 高职(专科)批R段 | 普通类 | 299 |
| 文科 | 349 | ||||
| 四川 | 医学美容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1 |
| 文科 | 444 | ||||
| 广东 | 医学美容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浙江省宁波市)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86 |
| 历史类 | 395 | ||||
| 江西 | 医学美容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81 |
| 文科 | 392 | ||||
| 安徽 | 医学美容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9 |
| 文科 | 490 |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地处素有“珠江之源、爨乡福地、文明之城”之称的千年名城——曲靖市,濒临浩瀚珠江,汇集乌蒙神秀。
学校以“笃学敦行、修德砺能”为校训,以“大医、大学、大爱、大家”为校风,以“教真育爱、传智授业”为学风,以培养“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单位尽责、对患者尽心”的“四尽”医学人才为目标,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致力于为基层医疗卫生行业、生物医药和健康服务产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曲靖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关怀与支持下,在曲靖医专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内涵建设不断加强,特色办学日益彰显,办学层次与水平稳步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赢得了“医学育人,高职旗舰;天使摇篮,桃李芬芳”的美誉,现已发展成为云南医学高职院校的一面旗帜、“产学研用”一体的的重要平台,优秀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基地。
文化厚重满载殊荣。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曲靖卫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曲靖市唯一的公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六十年栉风沐雨、六十载春华秋实。学校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学校以“质量立校、育人为本、突出特色、服务社会”为办学理念,现已成为省内专科医药类院校中唯一的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职高专院校;唯一的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唯一的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唯一的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单位;唯一的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研究中心推荐院校;唯一的省级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
办学条件日趋完善。 学校现有麒麟校区、经开区校区两个教学区,总占地面积367亩,建筑面积11.14万平方米。目前,占地1500亩的马龙新校区已经开工建设。学校设有9个二级教学部门、“形态机能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等4个教科研机构,建有2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8个省级实验实训教学示范基地,有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0余家。
师资队伍不断夯实。学校现有教职工458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191人,高级职称教师95人。专任教师267人,双师型教师183人,兼职教师107人。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首席技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第一届云岭技能工匠1人。
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现有临床医学、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等26 个专科专业,覆盖了医药卫生类中的 8 个专业类。初步形成了以医护、药学、医学技术、康养为优势特色的专业架构,以 8个省级重点特色和示范专业为引领重点打造了 4 个专业群。目前,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3个,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7个,省专业认证5星级专业1个。
育人质量稳步提升。学校面向1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教育在校生9600余人,普通成人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0000余人。近5年来,学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连续7年荣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自建校以来,学校累计为地方输送了7万多名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历届校友中,涌现出全国最美乡村医生陈金正、全国基层卫生技术标兵饶娅芬、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徐静、两次捐献骨髓干细胞的云南年度新闻人物毛金凤、云南省眼镜验光员技术状元适宏妹、云南省护理技能操作状元侯彩娥、云南省名中医王吉候、云南省医师奖获得者孙婧等大量优秀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
科创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教师获批教育部课题2项、省部级及教育厅以上课题项目110项;发表论文共2548篇,获国家专利475项。学校教师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曲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曲靖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2020年学校获批成立云南省朱德全院士专家工作站、曲靖市杨明莹院士专家工作站、曲靖市陈明亮专家工作站3个专家工作站。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云南省、曲靖市新发展目标、新发展定位,牢牢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良好机遇,以高质量跨越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全面综合改革为主线,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求真博爱精神和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为己任,朝着建设“医教研协同、产学研用一体、特色鲜明、具有独特优势”的高水平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目标不懈努力、矢志奋进。在新时期新阶段,学校将不断推进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为高教强省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宁波市政府直属的全日制国有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25年的宁波华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近年来,学校主动顺应区域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紧紧围绕“卫生健康双领域服务”办学定位,秉承“仁爱、健康”的校训精神,坚持“合力办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强校”的办学策略,秉持“以人为本、选择多样、仁术融合、人人出彩”的教育理念,探索构建了“对接健康服务需求,促进产教融合;对接职业岗位需求,促进课岗融合;对接职业素养要求,促进仁术融合”的“三对接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厚人文、明医理、强技能、高素质”岗位胜任力强的技术技能型卫生健康服务人才,建设具有国际视野、国内一流、现代化的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切实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全面实施“四个融合”行动和“抓院促系、整校建强”工程,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学校获批全国职业院校“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基地,下辖2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工作“双创”培育创建单位,1个项目获全国职业院校中华传统美德优秀成果奖;2个党建品牌项目入围全省高校党建特色品牌、示范群“双百示范”工程项目。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400余人,教职工422人,专任教师29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9%,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88%,“双师型”教师占83%,浙江省首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1人,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151人才工程”人选3人、省优秀教师3人,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委员12人。学校现有6个二级学院、1个附属口腔医院、2个附属中医院,开设护理、护理(老年护理方向)、助产、口腔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技术、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康复治疗技术、言语听觉康复技术、医学营养、健康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医学美容技术、美容美体艺术、美容美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等19个招生专业,其中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3个、全国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个,组建护理、老年保健与管理2个专业群,并成功入选浙江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充分发挥“一老一小”专业全国引领优势,牵头编制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组织全国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贯标活动,牵头编制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及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规划教材;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5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4个;主持、参与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2个;国家、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国家“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2本,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18本;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卫生行业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奖4项。近六年来,全校共发表论文1200余篇,被SCI/SSCI/EI/CPCI收录68篇,被CSSCI收录3篇;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星火计划1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立项课题41项;获批省级健康养老应用技术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1个,并通过教育部认定;相关研究成果获市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纳10余次,其中获省委、省政府批示2次;获各级奖项151项;累计授权专利数174件,其中发明专利15件。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者职业精神,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五育并举”,强化仁爱教育、劳动教育、健康教育等特色,深入开展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学校成为“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院”下属的首批“劳动教育研究中心”,获批国家级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是浙江省“三全育人”(网络育人)综合改革重点支持高校,入选省第二批高校智慧思政特色应用试点单位。网络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三项工作育人成效入选浙江省教育厅主编的《浙江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理论与实践丛书》。
学校紧紧抓住高职教育大发展、健康产业大繁荣的有利时机,积极创新办学理念与发展思路。依托专业优势,率先成立区域卫生行业和健康服务行业两个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立体推进校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对接区域新兴健康服务产业发展,与宁波市商贸委合作成立浙江省首家家政学院,与宁波市民政局合作成立国内首家老年照护与管理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老年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成立健康养老应用技术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在市卫健委支持下成立宁波婴幼儿照护服务学院。通过建立政府主导、行业引领、学校推进的政校行企协同机制,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搭建共赢互助的合作平台,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合作。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整体办学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健康领域的探索与发展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承担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等文件制定工作。学校为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健康养老应用技术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第一批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学校现为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浙江省临床医师继续教育宁波分中心、浙江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宁波分中心、浙江省乡村医生培训学校宁波分校、宁波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宁波健康老年大学等,已逐步建设成为服务区域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和老年人公益性终生教育基地,年社会培训10000余人次。
作为省内唯一独立设置的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学校办学近百年年来,累计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卫生健康事业输送了十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凭借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深受业界好评和欢迎。其中不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医学精英、医学院校校长、医院院长等在业内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精英和领军人物,更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行业的技术骨干和职业能手。近年来,学生获全国性竞赛奖项100余项。毕业生考证率超过80%,其中护士执业资格通过率达98%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二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三年后就业竞争力始终居全省前五,专业就业相关度居全省前三;毕业生一年后职业稳定度居全省前四,离职率(最低)保持全省前四。
学校办学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同。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对学校办学定位及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工作予以充分肯定。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组对学校给予高度评价。行业指导办学经验被教育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进展情况通报》点名肯定,被《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简报》典型推介,并被评为全国“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果”。在“金平果”2021年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学校有76.47%的专业排名位列全国高职院校专业排名前20,其中言语听觉康复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位列第一。学校高校教学业绩考核上升到全省第16名(A等)。办学成果受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英文版)》等国家级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
(数据更新时间:2022年3月28日)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健康管理与促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分委会主任委员单位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健康管理专业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护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康复治疗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护理专业分委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委会、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分委会委员单位
地址:宁波市高教园区(南区)学府路51号邮编:315100
Add: No.51,Xuefu Road,Yinzhou,Ningbo,315100 P.R.China
电话(Tel):86-574-88126008;86-574-88126009
传真(Fax):86-574-88126127
网址(Web) :www.nchs.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