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南京审计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淮阴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软件工程 | 2021 | 物理类 | -/550(本科批) | -/492(本科批) |
| 软件工程 | 2020 | 理科 | -/367(本科一批) | -/341(本科二批) |
| 软件工程 | 2019 | 理科 | -/362(本科一批) | -/337(本科二批) |
| 软件工程 | 2018 | 理科 | -/353(本科一批) | -/323(本科二批) |
| 软件工程 | 2017 | 理科 | -/347(本科一批) | -/311(本科二批)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工程技术和法律基本知识,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专业基础扎实,基本技能熟练,实践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深入发展潜力,能成为软件工程领域及软件项目监理审计领域从事软件设计、开发、管理、审计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立足于我校审计学科优势和软件工程专业特点,将审计理论与实践同软件工程相结合,强调金融、会计、审计等财经类软件系统建设,强调审计视角下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安全性可靠性及可审计性等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
主干课程 离散结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概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UI设计、软件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审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编译原理、.NET编程、软件项目管理等。
就业方向及趋势 面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软件公司等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评测与维护、软件项目组织与管理、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等岗位;面向政府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机构的软件项目监理审计等岗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0 |
| 陕西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8 |
| 贵州 | 软件工程(雨山西路86号)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4 |
| 河南 | 软件工程(校本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2 |
| 安徽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2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2 |
| 贵州 |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13 |
| 湖南 |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2 |
| 山东 |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88 |
南京审计大学是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为我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因审而立、为审而存、依审而兴、靠审而强。学校创建于1983年,1987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学院,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1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与江苏省人民政府“三部一省”共建高校,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
在38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审计事业的初心不改,遵循“特色、质量、国际化”办学理念,践行“诚信、求是、笃学、致公”校训精神,筚路蓝缕,风雨传薪,业已发展成为审计人才培养的摇篮、审计科学研究的基地、审计事业发展的智库和审计国际交流的窗口。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1.8万余名;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85人,具有博士学位731人,研究生导师273人;拥有浦口、莫愁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中共审计署党校、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位于浦口校区。
学校构建了以审计为品牌、经管法工文理等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2011年获批为全国首批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201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学术学位)授权单位,2017年成为江苏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审计、会计、金融、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法律、应用统计、电子信息);拥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个(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理论经济学)和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5个(公共管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B;在江苏省2020年首次开展的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中获评A等。
学校设有政府审计学院、会计学院等18个学院(教学部),中内审学院、国富中审学院、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等5个特色研究院;设立润园、泽园、澄园、沁园书院,探索书院和学院“双院制”育人模式。现有本科专业36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5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特色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5个;现有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被评为首批“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近7万名全日制毕业生,近半数从事审计及经济监督工作。根据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发布的历年《江苏省本科毕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和《江苏省用人单位招聘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名列前茅;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逐年攀升,稳定在90%以上。
学校建有“现代审计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监督研究中心”“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政府审计与区域治理法治化研究院”“江苏劳动法治研究基地”和“江苏科技金融体系创新研究基地”等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公共工程审计”“审计信息工程”“金融工程”和“江苏省审计大数据工程”等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与中央军委审计署、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江苏省审计厅、广东省审计厅等审计机关、北海市、淮安市、珠海市等地方政府合作,先后成立北海审计研究院、淮安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审计研究院等校地联合研究院,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主办的《审计与经济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南京审计大学学报》为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近五年来,学校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在内的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0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33项;参与了审计署重要政策和法律法规建设工作以及审计学科建设等重大理论课题的攻关;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Econometrics、《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87篇,在CSSCI/CSCD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221篇,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获得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4项。学校参与的审计数据采集国际标准(ISO/PC 295)成为ISO首个审计领域的国际标准。
学校现有江苏省“青蓝工程”等省部级教学团队3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等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2个;拥有各类国家级人才称号者20余人次,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入选江苏省“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66人次,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19人,现有江苏特聘教授、省级教学名师、“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其他省级人才工程140余人次;获得审计署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省级以上个人表彰10余人。
学校作为审计署和教育部合作设立的“中国政府审计奖学金”项目承办单位,以及商务部“援外学历学位教育”承办单位,招收和培养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审计专业硕士研究生,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被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认证为中国唯一的“内部审计教育伙伴”(IAEP)合作级高校,与全球伙伴高校开展学生互换、教师互聘、学分互认、科研合作;被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评为“全球培养ACCA人才最多大学”“白金级培训机构”;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大学、伯明翰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院校合作举办学位与非学位本科生教育项目;与法国SKEMA商学院合作成立国际联合审计学院;获批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基地建设单位。近五年,学生赴境外高校学习交流、参加国际会议、学科性竞赛、海外志愿者活动1500人次;累计选派教师27人次执行70项联合国审计任务,10名教师入选联合国审计人才库;教师赴境外参加国际会议、进行访学研修和学术交流等活动500余人次;与世界审计组织(INTOSAI)、亚洲审计组织(ASOSAI)等国际行业组织,美国、法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最高审计机关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美国、法国、巴西、印度、南非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审计长受聘学校荣誉教授;主办和承办国际会议、国际培训班等45场次。
当前,全体南审人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十四五”发展目标,正在为加快建成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享誉海内外的审计大学而努力奋斗!
淮阴师范学院坐落于风景旖旎、人文荟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周恩来总理故乡江苏省淮安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江苏省属高等学府。
在60余年高等教育办学历程中,淮阴师范学院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为地方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秉承“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淮师精神和“崇德、励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高校”“省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示范基地”等国家、省级奖励近30项。
学校目前拥有长江路、交通路两个校区,占地近2000亩,校舍面积63万平方米。设有17个二级学院,专业设置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高生2万余人,联合培养在校硕士研究生近100人。
学校200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2007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4年作为省内三所试点评估高校之一,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8个师范专业通过教育部二级认证,其中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全国首个师范专业认证试点,迈出了我国师范专业质量保障的第一步。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37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一流本科专业7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7个,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9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一流本科课程2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等4门,省级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等36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8个,省级以上教育教改课题项目等60项,省高等学校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7个;省级精品教材、省重点立项建设教材、省优秀培育教材等61部。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基础教育领域脱颖而出,学校被誉为“苏北教师的摇篮”。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大赛中披金斩银。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持续保持稳定,就业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淮阴师范学院校园风景
淮阴师范学院校园风景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优秀人才辈出,古籍整理专家周本淳、宋代文学研究专家于北山、楚辞研究专家萧兵、党史研究专家程中原、鲁迅研究专家闵抗生等都曾在这里工作生活。现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近2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20余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超过90%。教师中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教学名师2人,入选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双创博士”“紫金文化英才”等100余人,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省高校哲社优秀创新团队等省级及以上团队19个;获省自科优青4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100余人。
学校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校重点研究基地、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21个;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生态学、数学、教育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7个;现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设有院士工作站1个。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0余项,省部级项目31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50余项。《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英国、美国、法国、芬兰、意大利、中国台湾等15个国家(地区)的60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分别建立了本科双学位、硕士、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与美国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联合开展小学教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效凸显。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学大学、乌克兰国立科技大学、日本山梨英和大学、中国台湾东吴大学、义守大学、玄奘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了师生双向交流项目20余项,特色项目“两岸大学生运河文化体验营”已逐渐形成品牌。2020年、2021年先后入选江苏-加拿大高校合作联盟、江苏-韩国高校合作联盟。近年来,我校赴境外学习研修交流学生1000余人,接待海外长短期留学生来校学习交流600余人。
学校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智力支持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合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学校建有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文化创业产业研究中心等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淮安分院、淮河生态经济带研究院、淮安乡村振兴学院、淮安电子商务学院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多项决策咨询报告被中央和地方政府采纳。近五年承担省“产学研”项目140余项,横向与“四技”服务课题2200余项。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先后报道了我校服务地方取得的显著成效。
在新的发展时期,淮阴师范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持之以恒的发展决心、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朝着国内知名、区域领先的师范大学建设目标阔步迈进!

淮阴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和软件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淮阴师范学院小学教育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和软件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小学教育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小学教育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技术学和软件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技术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教育技术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淮阴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软件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淮阴师范学院社会工作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软件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社会工作

淮阴师范学院知识产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知识产权和软件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知识产权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知识产权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知识产权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知识产权

淮阴师范学院法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软件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江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金融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与金融和软件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与金融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经济与金融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与金融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软件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软件工程录

淮阴师范学院软件工程和审计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审计学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审计学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审计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审计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软件工程和审计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