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无人机应用技术 | 2019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9 | 206081 |
| 文科 | 283 | 138094 | ||||
| 2018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0 | 199372 | |
| 文科 | 225 | 137034 | ||||
| 2017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0 | 189553 | |
| 文科 | 203 | 126025 |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电工电子技 术、传感器技术、无人机机体结构、动力系统、通信与操纵系统组成和原理等基本知识,具 备无人机装配、调试、维护、维修与操控能力,从事组装、调试、维修、操控、地勤和无人 机作业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无人机制造企业、国土资源局、军事部队、农业系统、救援系统、影视公司, 在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无人机操控、无人机维修、无人机作业等岗位群,从事无人机装调、 维护维修、操控与地勤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掌握无人机组装工艺和调试技术,具备无人机机体装调能力:
3.掌握无人机电气电子系统的构成与原理,具备无人机电气与电子系统的装调能力:
4.掌握无人机调试与维修技术,具备无人机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
5.熟悉无人机飞行原理等,掌握无人机起落、航线规划与飞行等操控技能,具备无人机 操控能力;
6.熟悉搭载设备的装调与操控技术,具备无人机航拍航测能力;
7.熟悉地面站架设与调试技术,掌握航测数据监测与处理方法,具备地勤服务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电子技术、飞行器空气动力学、无人机原理与构造、无线电遥控技术、无人机控制技术、 无人机调整技术、无人机故障检修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无人机制作、无人机装配、无人机模拟飞行、无人机故障诊断与检修等实训。
在无人机制造企业和无人机应用单位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无人机操控师 维修电工 电子装接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电子技术应用 机电技术应用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无人机应用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云龙校区读)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36 |
| 无人机应用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仇云龙校区就读”) | 文科 | 289 | |||
| 江西 | 无人机应用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15 |
| 文科 | 238 |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特色专业,文理兼招)
1、人才需求
2017年12月22日,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立无人机相关专业,无人机已经成为重点突破和发展产业。2023年国内无人机总量将达到25万架;2018年,我国需要无人机操作、维护等人员达20万人,无人机人才培养目前正处在萌发阶段,相当长时间内,该专业毕业生数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人才需求缺口巨大。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无人机应用行业一线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熟悉无人机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无人机操控技术等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掌握无人机生产、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操控等相关岗位的业务和操作技能,能够从事无人机部件生产组装、总装调试、质量检验生产管理、营销及熟练操控无操控人机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主要课程
无人机发动机技术、无人机组装与调试、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无人机模拟操控技术、无人机操控及应用实训
4、就业方向
1、无人机应用单位。石油化工、国土、测绘、规划、建设局、设计院、科研单位、农业、旅游、电力、水利、交通、环保、广告公司、电视电影制作公司、物流公司、部队公安部门、数字城市、电子地图、GIS应用、实景三维、武警、交管、城建等。
2、无人机生产制造企业。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公办高职院校,时名“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是株洲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建的公办高职院校,业务归口湖南省教育厅指导。学校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首批卓越高职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生院校、湖南省免费师范生联合培养院校、湖南省汽车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湖南省“十大平安”系列创建示范单位。
学校坐落于湖南省株洲市,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建有特斯拉、沃尔沃、宝马、保时捷、上汽通用、上汽大众、长安福特、博世汽车、北汽、比亚迪、中车电动、陕汽重卡、湘火炬、鲲鹏产业学院、新道产业学院等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政协委员、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邓志革,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罗先进,国家级教学名师尹万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张璐青,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欧阳波仪,湖南省121创新人才沈言锦,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侯建军、雷久相、欧阳波仪,湖南省师德标兵黄敏雄、全省高校辅导员十大年度人物陈珊、朱鹊飞、彭冬云等一批优秀教师。2016年以来,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5项,二、三等奖10项,省级一等奖37项;2018、2019、2021年获全国技能大赛金牌数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
学校秉持“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办学思路,下设士官教育学院、车辆工程学院、车辆运用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航空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商务贸易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九个二级学院,开设汽车类、机电类、信息类、经贸类等专业40余个。现有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主持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建有全国高职院校唯一的以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研究为重点、以中国工程院李德毅院士工作站为核心的“1站+10中心”汽车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为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凸显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学校制定了“红色湖汽”“匠心湖汽”“创新湖汽”“群英湖汽”“特色湖汽”“融合湖汽”“担当湖汽”“高效湖汽”“云上湖汽”“开放湖汽”为核心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致力于实现学校办学有特色、学院建设有特点、学生培养有特长的“三特”目标,朝着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的职业院校而奋斗。
我院的奖学金制度有:
综合一等奖学金2400元/年;
二等奖学金1200元/年;
三等奖学金800元/年,
同时还有最高1200元/年的单项奖学金。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株洲市红旗北路476号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
邮 编:412000
处 长:郭红球
联 系 人:张老师、陈老师
招生热线:0731-22118833/22118855
传 真:0731-22118884/22118882
监督电话:0731-22111055
学校网址:http://www.zzptc.com
电子信箱:zzptczsb@163.com
联 系Q Q:49421462
1、 自驾车经320国道至田心出口处,下国道即到; 2、 火车站乘19路公交车至链条厂站下车,右拐弯后前行200米; 3、 汽车中心站(红旗广场)乘19路、34路至链条厂站下车,右拐弯后前行200米; 4、 汽车西站(炎帝广场)乘35路至链条厂站下车,右拐弯后前行200米。 |
学院在株洲市的位置图
|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湖南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南地区唯一一所全面对接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集群的公办高职院校。学校坐落于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岳阳,前身为1978年成立的湖南长岭石油学校,2002年,与中国石化长岭炼化公司(以下简称“长炼”)技工学校、长炼职工大学、长炼培训中心、长炼党校合并,2003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10月成建制移交湖南省政府管理。2020年10月,学校从原长炼工矿区整体搬迁至岳阳县湘北大道新校区。学校目前占地面积约440亩,11万平方米校舍,11553万元固定资产,5180万元教学仪器设备,21万册藏书,350多名教工,在校学生6000余人。
学校办学至今始终扎根于石油化工这一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向其他能源化工领域拓展,学校办学至今始终扎根于石油化工这一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向其他能源化工领域拓展,现设有六个二级学院:石化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管信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全面对接石化中下游产业链的石化产品生产与储运产业群、石化装备维护与控制产业群、石化相关服务产业群开设有22个专业,形成了石化生产与储运技术、石化装备与控制技术、石化管理与信息技术3个专业群。石化生产与储运技术专业群为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近年来,该专业群的学生在全国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多项大奖,共获得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知行合一。2015年立项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和湖南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先后与长炼机电、珠海华润、福建永荣、北京韦加无人机、深圳九叶灵枝、湖南卓鼎、深圳华大乐业、湖南赛普莱斯等多家企业合作开展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通过多年试点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创新了“两主体四融合六共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形成了以“五对接、五步法、五共享”为主要内涵的“共享车间课堂”教学模式,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学校充分利用校企沟通平台,大力培养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两支队伍,打造“四能型”(即“既能当理论教师、又能当实训教师;既能当企业培训师、又能当工程师”)双师团队,其中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获评省级专业教学团队,在各种教学比赛和指导学生的技能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省级以上大奖近百次。
学校致力于为石化企业、地方政府提供完备的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绿色化工相关技术服务,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较强实力。校内建立有中南片区唯一国家级应急救援演练仿真培训基地、国家二级安全培训机构、湖南省高级技能人才培训机构、湖南省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定点培训基地,拥有石化企业各岗位群所需全部技能鉴定资质,是中国石化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优质省级职教职资培养培训基地,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央企定点人才培养供应基地,社会培训每年达24000多人次。
学校脱胎于石化央企,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文化底蕴,拥有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光荣传统和辉煌业绩。历年来,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高于湖南省初次就业率平均水平,位居同类高职院校前列,据“聚焦职教”权威发布,毕业生平均月薪位于全国高职院校第22位(湖南省第2位)。学校2007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第一轮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和2015年获评“湖南省文明高校”,2009年起学校连续10年五届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2014年以22项关键评估要素全部合格的优异成绩通过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5年被评为湖南省首批“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2019年被评为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校训、“崇德、精业、求实、创新”的校风,注重学习“敬业、勤业、精业、乐业”的劳模精神,打造“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人文雅德”五德并育的育人模式,努力培养具备“人文品质、石化特质、劳模潜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