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合肥工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哪个土木工程专业好(土木工程专业北林和合工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1 00:01:02 解决时间:2022-12-16 13:38

满意答案

合肥工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哪个土木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合肥工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各排行榜,土木工程专业的分数线,土木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北京林业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分数对比(北京)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北京林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合肥工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土木工程2021综合 -/597(本科批)/()
土木工程2020综合 -/607(本科批)/()
土木工程2019理科 -/616(本科批)/()
土木工程2018理科 -/619(本科一批)/()
土木工程2017理科 614/611(本科一批)-/581(本科一批)
北京林业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分数对比(安徽)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北京林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合肥工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土木工程2021理科 -/601(本科一批)/()
土木类 土木工程
北京林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土木工程专业主要以培养具备扎实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方向设计、施工、管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优势人才,充分利用学校与学院优势资源,以生态土木为特色,围绕结构工程、仿生结构与材料、生态建设工程管理、边坡防护等方向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以期为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生态工程措施设计与实施、边坡稳定与防护,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北京土木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97
四川土木工程(只承认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加分政策)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3
重庆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5
海南土木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53
广西土木工程(5500元/年)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5
广东土木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5
湖南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5
河南土木工程(校本部)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8
山东土木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90
江西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0
福建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7
安徽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1
浙江土木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24
江苏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9
黑龙江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38
吉林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22
辽宁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4
内蒙古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1
山西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67
河北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1
天津土木工程(校本部)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34
土木类 土木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也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国家综合教改示范专业。2019年土木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国较早设立了土木工程专业,最初起源于1945年的土木科。已于1997年、2020年等连续5次通过国家认证(6年有效)。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能源动力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为安徽省一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专业下设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工程、工程管理4个方向,同时设置土木工程(智能建造)创新实验班(全校选拔);与英国伯明翰大学以“2+2”方式联合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卓越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够胜任土木工程(如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智能建造等方向)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咨询和技术管理工作,能够在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主要研究型大学继续深造,具有获得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执业资质的能力,具有能够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潜质,具有国际视野与从事国际工程建设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能够随着行业和职业发展需求终身学习的能力人才。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城市规划与建设、市政、交通、铁路等部门从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市政工程、地下工程的设计,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工程造价、施工、检测与监理,以及智能建造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
基于系统化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为学生构筑现代土木工程师的知识结构,进行土木工程师知识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土木工程师。通过课内实践环节,以及各类科技竞赛活动、课外实践锻炼等环节构建实践创新平台,在实践中培养专业素质和科学精神,锻炼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元知识结构,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安徽土木类(智慧城市)(5000元/年;含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力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2
四川土木类(智慧城市)(包含专业: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力学)(宣城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4
海南土木类(包含专业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力学(智慧城市)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57
广西土木类(智慧城市)(5000元/年,包含专业: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力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5
江西土木类(智慧城市)(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力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1
福建土木类((智慧城市)含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力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0
上海土木类(智慧城市方向。含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力学专业)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27
黑龙江土木类(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力学)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52
吉林土木类(智慧城市)(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力学)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43
辽宁土木类(智慧城市)(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力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6
山西土木类(智慧城市)(包含专业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力学)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67
天津土木类(智慧城市)(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力学)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26
北京土木类(智慧城市)(含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力学)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75
北京林业大学
81
软科(综合)
82
校友会(综合)
92
武书连
994
US排名
学校简介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历史积淀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由原国家林业局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同年,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1年获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支持。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2005年获得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2008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2011年与其他10所行业特色高校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2012年,牵头成立中国第一个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学校“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入选北京市第二批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首批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9年,生态修复工程学、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学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2021年,成功获批雄安校区,成为首批入驻雄安的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林学、风景园林学两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办学特色鲜明。学校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以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草学和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是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艺等多门类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长期以来,学校秉承“知山知水,树木树人”校训,践行“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理念,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外国留学生,其中包括16名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技专家和管理人才,他们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林草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科实力强大。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可自行审定教授任职资格的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一级学科内可自主设置博士、硕士二级学科及交叉学科的高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一级学科位居A+档位。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一级)、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2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含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

人才培养体系完备。学校现有17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及方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校生26458人,其中本科生13719人,研究生7513人,各类继续教育学生5226人。实施导师制、主辅修制,拥有国家理科基地、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梁希实验班、创新实验班、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拔尖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1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部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1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优秀奖1项),国家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3种,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1人,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12门。5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德国红点奖、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农林研究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家级竞赛中屡获佳绩。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3%以上。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学校成立了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46位相关学科领域的两院院士应邀担任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为学校改革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共有教职工2098人,其中专任教师1386人,包括教授355人、副教授60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获国家级人才计划34人次,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863”首席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9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2人,北京市高创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50人,北京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国家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0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6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3支。教师获奖众多,其中有2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贡献奖,1人获Luc Hoffmann湿地科学与保护奖,3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人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北京市人民教师奖,30人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5人获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4人获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称号。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学校现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野外站台共84个。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观测科学研究站1个、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1个、林业生物质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2个、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林业草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质检中心1个、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8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8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期科研基地3个,林草国家创新联盟24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协同创新中心2个。建校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5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95项。“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0余项,获全国性学会社会力量奖一等奖20余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技计划课题,到账科研经费总计25.59亿元。

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对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率先在全国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为“三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作出重大贡献;风景园林学科完成实践设计项目遍布全国,其中,花港观鱼项目开创中国现代公园设计典范,西湖西进、珠三角绿道等项目引领全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全方位支持2019年北京世园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区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深度参与第二轮青藏高原综合科考行动;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80余项,全面助力地方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深度参与福建、江西、贵州、海南四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技术服务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和西藏“美丽珠峰”建设,支持中原绿色崛起,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贡献北林智慧。全面助力内蒙古科右前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连续2年获得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考核“好”等级,实现脱贫摘帽迈向乡村振兴。

绿色文化不断传承创新。获批全国高校唯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插花;编纂全国林业领域最重大文化工程《中华大典·林业典》;在全国率先发布《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绿皮书);深度参与《中国林业百科全书》编纂;师生原创话剧《梁希》在社会各界广受好评,绿色长征、生态文明博士生讲师团等绿色活动品牌享誉全国,为弘扬绿色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主办的2个英文学术期刊《森林生态系统(英文)》《鸟类学研究(英文)》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建设项目,成为展现学校学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平台。

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广泛推进。与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水平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教合作;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牵头建立亚太地区林业教育协调机制,引进十余名世界顶尖学术大师来校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连续17年承办商务部援外培训,累计培训发展中国家林业官员近600人次;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组织等国际组织签署战略协议;与法国农业科学院共同组建“中法欧亚森林入侵生物联合实验室”;每年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培训班;承办科技部各类外国专家项目,引进大批海外专家学者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派出大量教职员工赴外进行学术科研合作,执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40余项。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木材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法国等国高校开展多个联合培养项目。获批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基地,通过各类留学项目选派优秀学子赴外学习深造,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先后加入“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全球挑战大学联盟”“中国——中东欧高校联盟”,为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加快实现国际化发展,开展全方位国际合作搭建高层次平台。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与港澳台地区多所高校建立伙伴关系,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学术人文交流活动。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商务部援外学历项目奖学金、北京市政府奖学金、北京市“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亚太森林组织奖学金以及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院校,目前学校独立设置国际学院,成立林业院校首个以“留学生”为主体的非洲地区校友会。配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落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间合作协议,2021年共有来自75个国家的334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学历生比例占97%以上。

学校总占地面积13176亩,其中,校本部占地面积696亩,实验林场占地面积12480亩。图书馆建筑面积23400平方米,藏书196.92万册,电子文献48900GB,数据库69种。建成了“万兆骨干、千兆到桌面”的数字校园网络。

目前,学校正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按照学校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的新时代“三步走”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一校两区”新发展格局,为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林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咨询时间:(工作日)上午8:30-11:30  下午13:30-17:30

咨询电话:010-62338216/62338222

传真:010-82381399

电子邮箱:blzsb@bjfu.edu.cn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u/2799681034  

公众平台微信号:BJFU8216  

在线咨询链接:http://zsb.bjfu.edu.cn/f/robot/forwardRobo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师生服务中心203办公室

通讯地址:北京林业大学19号信箱

邮编:100083




毕业生就业

一、就业整体情况 

       北京林业大学2021届本科毕业生共3287人,毕业去向落实率90.30%,深造率52.30%(其中,国内升学1395人,占比42.44%,出国(境)324人,占比9.86%)。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毕业去向落实率

94.67%

94.54%

90.14%

88.48% 90.30%

毕业生人数

3283

3168

3114

3186 3287

     

        毕业去向: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深造

47.91%

51.95% 52.30%

企业

36.64%

32.17% 34.32%

机关事业单位

5.33%

3.99% 3.56%

志愿服务和军队

0.26%

0.38% 0.12%

 

二、国内升学情况

       我校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升学人数为1395人,占比42.44%,其中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保研)625人,自主考取研究生(考研)629人,已上第二学士学位(二学位)141人。其中64.30%的同学到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就读,28.32%的同学升学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就读。

 

三、出国(境)深造情况

       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出国(境)深造人数为324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9.86%,其中有211人赴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就读,占出国(境)人数的为65.12%。

 

四、就业去向情况

       学校致力于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林业大学,引导毕业生学以致用投身林草行业就业,45.11%林草相关专业本科就业毕业生去往林草行业就业;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100%本科就业毕业生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地区建设、黄河流域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22.50%本科就业毕业生到基层奉献青春,展现了北林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合肥工业大学
83
软科(综合)
49
校友会(综合)
70
武书连
790
US排名
学校简介

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邓小平同志1979年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学校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9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深怀“工业报国”之志,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以“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为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培育践行“爱国爱校、笃学问道、团结合作、尽己奉献、追求一流”的校园文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学校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学校坚持依靠教师办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22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双聘)、“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00余人。

学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9项。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3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3万余人,拥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学生在“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赛事中取得包括金奖在内的一系列优异成绩,连续多年居《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各项榜单前列。学生桥牌队多次代表中国青年队参加国际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大学生艺术团多次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

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先后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首批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首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

学校现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现有(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示范型)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一室一中心”)1个。

学校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大力加强需求引导型基础研究,聚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推进有组织科研和交叉学科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仪器专项等项目上不断取得突破,多项成果在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工程中得到应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模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科学技术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重大奖项。

学校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五十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每年与多所国(境)外知名大学实施各类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开展合作办学、跨文化交流与实践及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学校现有来自各大洲四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

学校在安徽省省会合肥市设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和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安徽省宣城市设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学校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和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等多个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合肥工业大学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内涵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为建设国际知名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而继续奋斗!


奖学金设置


资助项目 资助金额 资助对象及主要申请条件 资助人数或比例
国家资助 国家奖学金 一次性奖励8000元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无违纪行为;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在评选范围内位于前10%,且没有不及格科目。
5.二年级(含)以上学生
约占大二大三大四大五在校生人数的1%
国家励志奖学金 一次性奖励5000元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无违纪行为;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评选学年综合考评成绩及成绩排名原则上均必须位于前30%且参评当年没有不及格科目;
5.经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俭朴。
6.二年级(含)以上学生
约占大二大三大四在校生人数的4%
国家助学金 每年:甲等4400元、乙等3300元、丙等2200元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5.经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俭朴。
约占在校生22%
国家助学贷贷款 根据学费加住宿费确定,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在户籍所在县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申请办理) 无限制
基层就业国家资助 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中央高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 无限制
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高等学校学生 根据征兵部门下达名额确定
绿色通道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 无限制


  中专 2022-12-16 13:38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合肥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合肥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土木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土木工程这

  • 中专学校

    合肥工业大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合肥工业大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土木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和

  • 中专学校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物理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物理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物理和土木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物理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材料物理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材料物理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材料物理

  • 中专学校

    合肥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合肥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土木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

  • 中专学校

    合肥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合肥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属材料工程和土木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属材料工程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感知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感知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感知工程和土木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感知工程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智能感知工程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感知工程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合肥工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合肥工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土木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测控技术与仪器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车辆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车辆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车辆工程和土木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车辆工程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智能车辆工程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车辆工程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中白联合培养)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中白联合培养)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工程(中白联合培养)和土木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工程(中白联合培养)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机械工程(中白联合培养)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中专学校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中白联合培养)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中白联合培养)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中白联合培养)和土木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中白联合培养)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中白联合培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