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325/288(专科批) | 373/264(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文科 | 374/323(专科批) | 402/318(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286(专科批) | -/257(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文科 | -/283(专科批) | -/289(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264(专科批) | 375/252(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288(专科批) | 360/292(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53(专科批) | -/210(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290(专科批) | -/245(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39(专科批) | -/187(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258(专科批) | -/206(专科批) |
广西高职示范特色专业/美国Rockwell Automation合作共建专业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低压电气控制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PLC与变频器技术、单片机测控技术、运动控制技术、工业组态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火电厂辅控技术、热力设备装调与检修等30多门课程。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力、机械、钢铁、汽车、铁路、装备制造等大型工业企业,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智能设备、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管理等技术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7500元/年,在科园校区办学)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8 |
| 文科 | 323 | ||||
| 贵州 | 机电一体化技术(科园校区)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94 |
| 文科 | 238 | ||||
| 广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科园校区)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05 |
| 历史类 | 337 | ||||
| 福建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0 |
| 黑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A段 | 普通类 | 222 |
| 文科 | 285 | ||||
| 辽宁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9 |
| 历史类 | 446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我院院级重点专业,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办学实力雄厚,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区内外各大中型企业,中烟集团广西分公司、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南宁铁路局、柳州钢铁集团、武钢防城港钢铁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汽通用五菱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区内外知名企业每年都会大量选用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
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的能力,具备液压气动系统维护、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6600元/年,在三校区办学)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64 |
| 文科 | 318 | ||||
| 贵州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三校区)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8 |
| 广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三校区)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7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9年,原由国家电力工业部举办、广西电力工业局主管,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直管。是广西唯一一所公办电力类高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本部校区位于南宁市高新区核心地带,正在建设的新校区位于国家级新区五象新区。办学41年来,学校秉承“厚德笃学 砺能敏行”的校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3000余人,成为全国电力类高职院校中办学规模最大、实力较强、办学前景好的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556人,专任教师394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75%。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教授担任学校高级校事顾问,拥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人、南宁市首席技师1人。近三年,教师在省部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86项 。
学校设置有电力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财经与管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设置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50个专业,建成对接“发、输、变、配、用”电力产业链和电力装备制造领域的专业体系。拥有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分别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科技大学、贺州学院合办能源电力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建成3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7个自治区级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1个,主持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拥有省部级教学成果13项。
学校积极融入“数字中国”,对接“数字广西”,与清华大学深入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与中关村软件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高科技企业共建智能化、虚拟化实训教学环境,与中国移动在多校区高速互联、5G+覆盖等方面开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教学应用全覆盖、学习应用全覆盖、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的“信息化+电力职教”新生态,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提升和认证项目院校,成为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实验校。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念,大力实施学校对接地方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企业、教师对接职业岗位的“三层对接” 教改工程,深入推进资本融合、技术融合、标准融合、人才融合、创新融合的“五融合”模式,牵头组建广西能源电力职教集团,与南方电网、中国大唐、中国能建等世界500强电力企业和宝钢、柳钢、南宁轨道交通集团等用电大户在培养电力技术技能人才和研发电力技术等方面形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服务电力行业转型升级。学校成为全球知名跨国公司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与中国大学共勉”项目广西唯一的合作高校,是“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在广西唯一的合作办学高校。是清华大学在广西合作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首个高职院校,是上海电力大学在华南地区对口支援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的首个高职院校,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广西颁发电力行业火电、变电仿真培训基地资质唯一的高职院校。目前,学校通过校企共建创新学院1个、北斗产业学院1个、ICT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
学校积极响应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国际化办学,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德国、芬兰、英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学者互访研修、专业共建等各种实质性的交流合作。依托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等平台,已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当地企业开展多期培训,实现了技术输出、人员培训、师生交流、学分互认及科研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与新加坡东盟AI中心共建“新加坡东盟AI中心-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基地”,与泰国两仪糖业集团开展校企合作的“职业营”活动。2019年获批加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及世界职教院校联盟。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面向东盟、衔接欧美、对接港澳台的多元多层次开放合作办学格局。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40%以上的毕业生被南方电网、中国大唐、中国能建、中广核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广西50强企业录用,用人单位满意度高达98%;连续12年获“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连续8年在广西电网校园招聘录取人数位居全国第一。培养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唐劲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琼,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电力行业技术能手获得者巩晓阳,广西工匠、“自治区劳动模范”获得者兰海,自治区90后人大代表马宁等一批典型的优秀毕业生,许多毕业生现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
建成工业控制、移动机器人、电气装置3个自治区世界技能竞赛平台,近三年在校生在省部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360余项。在各类文化、体育赛事活动中取得骄人成绩:学校龙狮队荣获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高桩冠军、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暨水上狮王挑战赛铜奖,并受教育部邀请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慰问演出;学校乒乓球队荣获全国高职院校乒乓球锦标赛亚军、广西学生运动会冠军;学校足球队荣获广西校园足球联赛冠军并进入全国总决赛;学校篮球队荣获广西高等职业院校篮球锦标赛冠军。
学校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转化、技能鉴定与培训等方面的优势,有力服务了国家电力行业转型升级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近五年来,学校每年为电力行业提供技术培训超过2万人日。同时,学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支持南宁市上林县、河池市环江县等地开展脱贫攻坚,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成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提升和认证项目院校、教育部工业机器人职业教育项目合作院校、教育部首批“1+X ”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广西应用型本科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试点院校,加快推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学校围绕国家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正汇聚全国能源电力行业和区域优质资源,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努力建成人民满意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能源电力高等院校,更好地服务广西乃至国家能源电力产业以及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专业及方向 |
学费 |
专业及方向 |
学费 |
元/年 |
元/年 |
||
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 |
4500 |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
4500 |
发电厂与电力系统 |
4700 |
计算机控制技术 |
4200 |
火电厂集控运行 |
4500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4200 |
供用电技术 |
4500 |
动漫设计与制作 |
4500 |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 |
4500 |
应用电子技术 |
4200 |
水电动力设备与管理 |
4500 |
会计电算化 |
4200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4500 |
市场营销 |
4200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4500 |
人力资源管理 |
4200 |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8月由原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和广西轻工业学校合并升格成立,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育单位、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单位。2013年10月,贵港职业学院并入。原广西轻工业学校始建于1956年,原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贵港职业学院的前身贵港市师范学校始建于1904年。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70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2100多人。学校办学底蕴深厚,曾三度举办全日制本科教育(依次为:1960.7举办的广西化工学院,1978.3举办的广西轻工业学院,1978.11举办的广西石油化工学院),是广西办学历史悠久和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职业学校。
学校现有南宁市秀灵路37号、贵港市桂林路1118号、南宁市武鸣区城厢武缘大道87号三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近2000亩,固定资产总值13.6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7亿元。有40个校内实训基地和297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千万元级)7个。
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11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700多人。专任教师中:教授职称40人,副教授及副高职称17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260人;“双师型”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56.1%。有全国行业性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有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6人、委员23人。有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广西,服务工业”的办学定位,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职工培训、继续教育为辅。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1个附属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石油化工、制糖食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工程、电力系统、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类别的高职专业53个,重点服务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建设,主体专业紧密对接广西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4个,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以奖代补”专项项目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专业6个,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5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门。
学校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效显著,是广西首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试点高校。长期与123家广西区内外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先后牵头成立了广西最大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和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贵港职业教育集团,并担任集团理事会理事长单位。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知名企业合作共建了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二级学院4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9个,同时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单位及自治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X”证书制度试点校,自治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首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试点高校。
学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与美国半岛学院、英国格拉斯哥城市学院、埃塞俄比亚阿尔巴门齐大学、泰国滩亚布里皇家理工大学等国(境)外教育机构联合办学。特别是近两年来,重点围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办学优势紧跟跨国企业走出去,与埃塞俄比亚、泰国、印尼等国家的教育机构和企业共建“丝路国际糖业学院”等,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和培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21年,学校获第四批国家级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特色合作项目匾牌。
学校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学校成为中国糖业协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全国轻工业职业教育研究会、广西食品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广西化学化工学会等多家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设有中国化学工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中国轻工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国糖业南宁培训中心等,具有78个职业工种的培训、鉴定资格。
学校办学成效显著:获得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是“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广西职业院校诊改专委会主任委员及秘书长单位。学校牵头成立的广西工业职教集团荣获自治区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等荣誉。学校连续九年获得自治区工信委直属院校绩效考核“优秀单位”,连续十二年获得“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连续七年获得“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先后获得“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百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院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和谐学校”、“自治区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广西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先进单位”、 “南宁市花园式单位”,“自治区第二届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2018年,学校首批通过自治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复核。2019年,学校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2项,1人获"全国优秀工作者"称号;2020年,入选教育部思政司战“疫”示范微党课1个。2021年,学校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141项;获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2个教学团队获国家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14名教师获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获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在线精品课程2门、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承办自治区级职业技能大赛5项;建成智慧糖业等产业学院7个;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赛铜奖1项,获区赛金奖6项,银奖6项,铜奖13项。同时,学校还获得“2021年度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单位”、“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基地”。
实行学分制收费。各专业所需学分及收费标准已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桂价费[2006]305号文件、桂价费[2007]216号文件核准。详细标准见各省招生考试院公布招生计划中的专业备注或我院网站相关页面。
住宿费标准为750元/学年——900元/学年。
书费按实际支出结算。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机器人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78分(理科)。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机器人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工业机器人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工业机器人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广西电力职业技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71分(理科)。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64分(理科)。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


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中级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班3+3)主干课程

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中级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班3+3)培养目标

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中级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班3+3)就业方向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88分(理科)。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广西电力职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