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济南大学哪个德语专业好(德语专业济大和广外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19 15:07:15 解决时间:2022-12-16 14:27

满意答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济南大学哪个德语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济南大学各排行榜,德语专业的分数线,德语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济南大学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专业分数对比(山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济南大学
(最高/最低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最高/最低分)
德语2019文科 -/560(本科批)-/598(本科批)
德语2019文科 -/547(本科批)-/598(本科批)
德语2018文科 -/572(本科批)-/598(本科批)
德语2018文科 -/557(本科批)-/598(本科批)
德语2017文科 -/543(本科批)-/598(本科批)
德语2017文科 -/523(本科批)-/598(本科批)
外国语言文学类 德语
济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备深厚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扎实的德语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胜任外经、外贸、外事、旅游、教育部门以及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中翻译、管理、教学等工作。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基础德语、德语会话、德语听力、德国概况(文化)、高级德语、德语高级听说、德语翻译、德语写作、德语词汇学、德国文学选读、德文报刊选读、英语(二外)等。

济南大学德语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类(包含专业: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7
广东外国语言文学类(非定向)(050203.德语+050204.法语+050207.日语+050209.朝鲜语)(办学地点:主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1
历史类551
江西外国语言文学类(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9
安徽外国语言文学类(含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7
黑龙江外国语言文学类(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84
吉林外国语言文学类(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515
外国语言文学类 德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介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专业成立于1965年,是广外的老牌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广外德语专业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德语本硕博学科点,是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2014年获批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已建成“中德文学关系研究”创新团队(2017年)和“德语国家研究中心”(2019年)。
师资力量
德语专业拥有华南地区最强的师资队伍,“德语语言学及文学系列课程和课程模块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2019年)。德语专业教师学历高、职称高,大部分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四名教师被聘为云山青年学者,另有高水平德籍教师两名。有多名教师获得校级“教学名师”、“南粤教坛新秀”、“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和校级培养对象等称号。
科研成果
德语专业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已完成和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2项、副省级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2项等。全体教师在近年发表论文近100篇、出版专著和译著多部。同时,德语专业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完成省级以上教改项目4项、出版教材5部、编写教辅材料2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德语语法教程——形式与功能》和《德语词汇学概论》在国内大学广泛使用。
广外德语专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2019年主办了“瑞士国际研讨会”、“青龙过眼——中德文学关系中的‘读’与‘误读’学术研讨会”以及“人工智能与外国文学融合国际研讨会”等三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人才培养
德语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设一流德语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努力为国家培养全球治理人才。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基础德语、德语视听说、德语口译、德国社会与文化、德语笔译、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等。
国际交流
德语专业是我校最早开始与国外高校开展交换生项目的专业之一,与多所德国大学签订校际交流协议。每年有数十名优秀学生获得德国锡根大学、帕德伯恩大学和威斯玛大学交换学习资格。
精彩活动
广外德语专业在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和揭阳中德金属城建有两个省级优秀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可以满足所有德语学生的实习需求。
德语专业与慕尼黑大学、德国领事馆、歌德学院共同举办戏剧、写作和研究工作坊,学生在创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广外德语专业与国际权威机构联合培养人才,与雷特林恩大学合作开设了“中德跨文化交际”课程,与慕尼黑大学戏剧学院合作开设了“戏剧解读与实践”课程。
德语专业学生在全国高校德语专业大学生德语辩论赛、全国“永旺杯”口译比赛、全国微视频大赛、华南地区德语演讲等德语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
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不仅可以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也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就业前景
德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就业单位包括:各大高校、国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也有部分毕业生就职于外事局等机关单位以及德国商会等社会团体。用人单位对广外德语毕业生的评价是:“德语好,上手快,融入佳”。
语言是本专业的立身之本和创新之匙,“报考分数高、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是本专业的突出之处,而培养“语言强、专业精、通文化”的创新德语人才是本专业矢志奋斗的目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德语(非定向)(办学地点:北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2
历史类575
广西德语(6853元/年,在北校区办学)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6
山东德语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92
浙江德语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43
江苏德语(在北校区学习)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84
山西德语(办学地点北校区)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82
济南大学
145
软科(综合)
160
校友会(综合)
104
武书连
1149
US排名
学校简介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70多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35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现设26个学院,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学校每年本科招生专业80个左右,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380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82人,其中教授357人,副教授79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31人。现有全职院士2人,双聘院士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6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海外特聘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1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7个。

学校建有山东省高峰学科1个、省优势特色学科3个、省一流建设学科5个、省重点学科14个、省文化艺术重点学科3个、省一流培育学科1个、省高水平培育学科1个,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9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研究平台58个。

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东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21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专业6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27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9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专业(群)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1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精品课程107门。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8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科创赛事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8511项,其中国家一等奖351项、二等奖994项。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4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702项,省部级项目150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85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三等奖5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337项。学术论文被SCI、EI、SSCI、CSSCI收录11170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280余部。主办《中国粉体技术》、《济南大学学报》等2种学术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扩大与国(境)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与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韩、新等国家的102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台港澳地区的18所高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在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建有孔子学院1所。

学校校园占地2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纸质藏书及电子文献800余万种册,中外现刊及电子期刊3万余种。

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设创新性、国际化、有特色的世界高水平大学。


困难生资助办法

学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通过多种形式资助困难学生,在实现“决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目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合理消费的生活需求。

(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贷款,帮助解决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学生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申请办理的助学贷款。

学校高度重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认真落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决就学问题。2008年至2014年,学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累计发放学生17805人,发放贷款金额9018.74万元。2014年录取的新生入学前可向当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局或教体局)咨询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并办理相关手续。

(二)绿色通道

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搭建“绿色通道”,保证了新生入学畅通无阻,确保全部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新生入学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确定不同资助方式。

(三)各类资助项目

1.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比例为在校生的14%。我校资助标准分为三档,分别为每人2000元、3000元、4000元。七年来,我校共有30764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达4904万元。

2.校内勤工助学金。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困难的同时,为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学校坚持“设岗合理、管理规范、流程科学,责任明确”的原则,实行校内勤工助学制度。

3.特殊困难补助。为确保学生在遇到疾病、灾害、意外事故等突发事件时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学校通过设立特殊困难补助的方式,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以解燃眉之急。

4.毕业生求职补贴。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求职中的经济压力,学校执行上级政策为部分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

5.辅导员家访。自2009年开始,学校连年划拨专项经费,利用寒假时间走访慰问困难学生家庭,积极探索和建立以家访为主体、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资助育人新模式。七年来,学校共计有教师1281人次参与家访活动,累计走访特困学生家庭1747个。

6.新疆少数民族困难学生补贴、内高班毕业生师范类学费补助、西藏免补专业学生补助。学校关心、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认真执行相关资助政策,让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感受到民族团结的氛围,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爱,更加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7.社会类助学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慈善机构、爱心企业、知名校友、各界人士把关注目光投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纷纷来我校设立助学金。我校目前设立的本科生社会类助学金项目有:“同心·光彩助学行动”资助金、天承助学金、学淑助学金、春蕾女大学生资助金、“心·港湾”慈善助学金、济南市环保产业助学金、海可工贸助学金等。七年来,有96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社会类助学金,资助金额达291.2万元。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本科一批、二批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我校录取时执行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艺术类相关专业录取政策。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如无具体要求,则按照以下录取原则执行。

1、美术学、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和摄影专业使用各省美术类统考成绩,根据获得省级招生主管部门颁发《艺术类专业统考合格证》的考生志愿,由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1:1.5的比例投档,学校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若专业课成绩相同,文化课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2、音乐学、舞蹈学、服装与服饰设计(形象设计方向)和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方向)专业由我校自主实施专业考试,根据获得我校颁发《艺术类专业合格证》的考生志愿,由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1︰1.5的比例投档,学校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若专业课成绩相同,文化课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我校原则上认可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有关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投档的政策和规定,录取时按各省级招办的政策和规定执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43
校友会(综合)
164
武书连
6
软科(语言)
学校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涉外法治研究的重要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12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716人, 外国留学生2000余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10000多人。


历史沿革

学校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于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直属的36所大学之一。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属院校,为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创始单位之一。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校区情况

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广州,辖4个校区,总面积2442亩(含规划),其中北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占地939亩;南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占地1095亩;大朗校区位于广州市大朗,占地258亩;知识城校区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占地约150亩。校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环境幽雅。


师资队伍

建校以来,梁宗岱、桂诗春、李筱菊、黄建华等名师大家荟萃学校,执教治学,为学校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2188人,专任教师137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达到54.6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95.50%。教师队伍中,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5人(其中在职6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3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人,入选中宣部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获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资助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青年珠江学者”6人,入选广东“特支计划”4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1人、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2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44人次,入选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3名,(先后)聘用“云山学者”385人。此外,学校还聘有43位客座教授和近100位长期外教


学科发展

学校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多学科多语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格局,下辖25个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现有68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其中有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11个专业),2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27个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共有28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学校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21年学校入选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社会科学总论(Social Sciences, general)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


人才培养

学校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实践创新能力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学校是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学外延计划的中国合作院校,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和国际译联(FIT)联席会员,列入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学校名录(AIIC),也是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秘书处所在单位,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首创单位,是入选中日韩三国首脑倡导的“亚洲校园”计划唯一一所外语类院校,入选教育部、司法部首批涉外律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入选全国30所国际组织青年人才培养项目高校,拥有教育部普通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和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协同育人基地。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总体稳定,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就业率继续位居前列,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学校面向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招生批次均为重点本科批。


科学研究

学校注重科研平台培育和建设,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四级科研平台体系。拥有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加拿大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创新国际战略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非洲研究院、国际移民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中南半岛研究中心),8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翻译学研究中心、粤商研究中心、党内法规研究中心、跨国并购与创新战略研究中心、金融开放与资产管理研究中心、区域法治研究院),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广东省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亚太安全与经济合作研究中心、地方立法研究基地),3个广东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语言工程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语言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区域一体化法治研究中心、国际服务经济研究中心、阐释学研究院); 4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会计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广州城市舆情治理与国际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广州华南财富管理中心研究基地);1个广州市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重点实验室(非通用语种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1个广州市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对外开放研究基地),并设有词典学研究中心、华南国际知识产权研究院、土地法制研究院、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广东法治研究院、国别与区域高等研究院等一批智库及研究机构。此外,学校还设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智库机构——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太平洋岛国战略研究中心,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咨询服务;学校牵头组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广东省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规划项目。学校承担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创新团队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重点项目。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获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开发行《现代外语》《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战略决策研究》等学术期刊。


国(境)外合作与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努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与国(境)外大学、科研机构、国际组织以及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吸引国(境)外知名学者和杰出人才来校工作,积极探索联合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途径,共同开辟学术研究新的方向领域,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积极提升学生、人才、教学、科研、管理五个方面的国际化水平。

学校加强全方位国(境)外教育合作与交流。截至目前,已与60个国家和地区的483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我校目前建设了7所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孔子学院、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佛得角大学孔子学院、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孔子学院、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孔子学院以及澳大利亚紫薇孔子课堂。学校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的英语教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及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的英语教育硕士学位教育项目运转良好,受教育部及学生家长的好评。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大力推进“亚洲校园”“湾区校园”“欧亚校园”“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RCEP人才培养计划”“OECD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开展粤港澳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首倡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葡语教育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推动大湾区葡语教育及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在管理国际化方面,学校实施海外高校挂职学习项目,已共派出8批合计40多名干部到海外高校挂职。


办学条件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先进,居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有着先进的校园网络和管理平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总面积52622余平方米的实验室。图书馆总面积5.96万平方米,提供阅览座位5378个,实行藏、借、阅、研一体化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周开放时间达119小时。馆藏图书资源总量为525.64万册,其中纸质书刊315.38万,生均图书153.20册,文献语种达35种。现有固定资产总值约30.93亿元。


发展愿景

学校秉承“全人教育、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践行“卓越、诚信、包容、自信”的广外价值观和 “进德、修业、务实、致远”的广外学风,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创新强校”工程实施和深化自主办学综合改革等为契机,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受社会尊重,让党和国家、人民群众满意的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数据更新至2021年12月)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执行国家和各省级招生办的相关政策规定。


  中专 2022-12-16 14:27

相关问答

  • 我要读技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数字经济和德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数字经济和德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经济和德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经济就业前景和德语就业前景,数字经济专业介绍和德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字经济和德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数字经济和德语录取分数线

  • 中专学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统计学和德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统计学和德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德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德语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德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德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统计学和德

  • 中专学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学和德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学和德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德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德语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德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德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德语录取分数线(广东)历史

  • 中专学校

    202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德语语言文学(跨文化日耳曼学)专业介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德语语言文学跨文化日耳曼学招生多少人,专业代码

    4楼

    德语语言文学/跨文化日耳曼学:05020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德语语言文学(跨文化日耳曼学)人数:4。德语语言文学跨文化日耳曼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全日制统考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专业:4(不含推免)学术学位学术学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

  • 中专学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投资学和德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投资学和德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投资学和德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投资学就业前景和德语就业前景,投资学专业介绍和德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投资学和德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投资学和德语录取分数线(

  • 我要读技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税收学和德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税收学和德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税收学和德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税收学就业前景和德语就业前景,税收学专业介绍和德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税收学和德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税收学和德语录取分数线(

  • 中专学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和审计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和审计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德语和审计学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德语就业前景和审计学就业前景,德语专业介绍和审计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德语和审计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德语和审计学录取分数线(广东)历史

  • 我要读技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保险学和德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保险学和德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德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德语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德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德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保险学和德语录取分数线(广东)历史

  • 中专学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税收学和德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税收学和德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税收学和德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税收学就业前景和德语就业前景,税收学专业介绍和德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税收学和德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税收学和德语录取分数线(广东)历史

  • 中专学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济南大学哪个好?录取办法?招生咨询联系办式?

    10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