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是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学校,2001年4月组建成立,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9年。学校是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鹤壁市人民政府与河南理工大学依托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河南理工大学鹤壁工程技术学院(本科)。
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立足地方、面向市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熔铸了“诚信、自强、力行、拓新”的校训校风。学校占地面积1306亩,建筑面积50.9万平方米,建有市校共享的“千鹤之舞”体育馆和图书馆。现有固定资产总值6.1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3亿元,馆藏图书133万余册,电子图书65万册。学校建有集教学、科研、培训、考证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基地)29个,校内实训室28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57个,附属医院1个。学校设有医学院、护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人文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设计与工程学院、交通与材料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鹤壁广播电视大学、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教育学院、体育运动学院(鹤壁市体育运动学校)等13个教学单位,开设医药卫生、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土木建筑、文化艺术、食品药品与粮食、教育与体育、财经商贸、旅游、交通运输、能源动力与材料、农林牧渔等方面的专业52个。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学生近年来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8项、省级奖项121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1070人,专任教师988人,高级职称教师300人,教授4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520人,“双师型”教师490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省教学名师22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6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个,省级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省级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20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3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河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示范点1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13个。
学校牢牢把握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先后与华为公司合作共建华为ICT学院,与黄河科技集团合作共建鲲鹏产业学院,与河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共建“河南省绿色食品人才培养基地”等。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主动适应国家转型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中资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和国家新一轮开放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先后与瑞典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德国萨克森职业培训学院、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国立大学等开展合作办学。学校积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建有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
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学校根植鹤壁,服务中原,面向全国,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深化改革,持续加强内涵建设,各项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河南省豫北高职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高职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河南省智慧校园、河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河南省就业服务先进单位、河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荣誉称号。
专科二批录取
全省专业统考成绩合格者,按文化课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是省政府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被誉为“广东农业科技与管理干部摇篮”的广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于1985年。学校现有清远校区、白云校区、天河校区三个校区,办学涵盖农、工、经、管、文等专业领域。
学校是农业农村部、教育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是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农业部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科技部第二批国家级“星创天地”项目单位;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项目单位。
作为全省第一方阵的高职学院,学校的发展一直得到省委、省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省委常委张福海,副省长覃伟中,原省委、省政府领导任仲夷、林若、朱森林、卢瑞华、郭荣昌、杜瑞芝、凌伯棠、欧广源、李容根、林木声等同志都曾莅临我校指导或题词勉励。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欧广源担任学校名誉校长。
——办学条件优越
学校现有广州白云校区、广州天河校区、清远校区三个校区,建筑面积64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精良。有覆盖所有专业群的校内实训基地22个、校外实训基地170多个,各类实验室、实训室185个,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1个、省级普通高校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7个、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3个。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建有一支数量适中、结构合理、德艺双馨的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5%,重点建设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占比95%。学校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省职业教育“双师型”高职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南粤技术能手奖1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4名、南粤优秀教师8名;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人,省级高层次技能型人才33人。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支,省职业教育“双师型”高职名教师工作室1个,省级“粤菜师傅”工作室1个,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9个。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7人,校级教学名师40人,校级教学团队21个。学校聘请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约900人,建立了1100名由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人才培养水平高
学校共开设44个专业,专业范围覆盖农林牧渔、土木建筑、生物化工、餐饮旅游、财经管理、外语外贸、计算机与自动化和文传艺术等类别,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20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2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一类品牌专业1个、省级二类品牌专业2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13个、校级品牌专业11个。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先后与英国、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芬兰、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10多所高校合作,开展学生境外交流学习、带薪实习等项目。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在畜牧兽医、园艺技术、药品生物技术、会计、商务英语、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和影视动画等专业开展高本衔接人才培养,学生毕业获得全日制本科学历。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近年学校毕业生初次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2015年学校获评广东省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最高的公办高职院校。在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学生屡创佳绩,近年在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赛中共获奖项180多项,在最近一次全省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成绩综合评比中,学校以2项国家一等奖、9项国家二等奖和10项国家三等奖的成绩,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14位。学校在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强
学校建立了特色鲜明、系统完备的科研体系。设有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职业教育研究所三大科研机构;建立了岭南绿色农业职业教育“星创天地”、广东家禽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省生态型野化茶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肉鸽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现代农业(肉鸽)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多个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是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广东农村经济学会会长单位;主办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南方农村》学术期刊。有9支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和社会服务团队。有90多位教师入选省科技厅、省农业厅和省社科院专家库。
近年学校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等国家、省及有关部门颁发的各类成果奖20多项。
——创新创业教育全省领先
学校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素养,是省教育厅认定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20年学校“无际魅力——全球竞技无人机行业破壁者”项目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学校建立了覆盖各个专业群的二级创业咨询机制,建立由校内科技创新教师、创业赛事导师和校外企业家、创业人士、专家学者、行业能工巧匠等组成的数量达600名的导师库;定期开展“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近年共荣获省“挑战杯”创新创业类大赛省级以上奖项40多项。创新创业教育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大学生文化活动缤纷多彩
学校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来自学校和二级学院的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每年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迎新晚会、游园活动、茶文化节、全民饮茶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团日活动、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动物科技文化节、科贸茗谈、党团志愿服务、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等系列活动,为同学们拓展知识、强化技能、提高修养、锤炼品格和了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同学们可以在活动参与过程中, 展示自我,发挥作用,同时感受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不断丰富自身内涵,成长成才。
当前,学校正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突出特色、强化技能、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践行“砺志修德 强能善技”的校训精神,以崭新的姿态,努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国际视野的高水平高职学院,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部分荣誉称号和社会职务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国际烹饪教育分会副主席单位
◇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中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
◇中国现代畜牧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
◇中国畜牧业协会鸽业分会会长单位
◇全国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
◇国际农牧职教联盟副秘书长单位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
◇中国都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
◇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广东省农村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推广单位
◇广东省高职农林牧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会长单位
◇广东省肉鸽行业协会会长单位
◇广东省家禽业协会名誉会长单位
◇广东省高职高专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
◇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副会长单位
◇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首届副会长单位
◇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广东省餐饮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
◇广东省易班建设试点高校
2021年10月20日

2022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营养师与健康管理师岗位。为有需要的人或单位开展营养评估、配餐与指导,制定营养干预、健康管理方案等,如营养机构工作人员,运动场馆、月子中心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

2022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就业方向】

2022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主要课程】

2022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产教融合、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完备。本专业建设有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个省级校内教学基地、校企共建实训室1间,共享省级“粤菜大师工作室”、“粤菜师傅培训基地”、省级现代岭南饮食传承创新研发中心资源,建设“无围墙”的实验实训实习资源。

2022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营养与健康是当前食品产业发展的国际共识。本专业立足精准营养食品开发、数智健康管理、服务大湾区,技能特色鲜明。相关行业产值增速高、企业人才需求旺盛,学生就业前景佳。

2022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专业优势】

2022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介绍食品类食品营养与健康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产教融合、育训并举,面向营养食品和大健康产业,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可适应产品、管理、服务、销售一线需要,未来能够从事公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2022年食品营养与健康学费:64101.2022年食品营养与健康(清远校区)学费:6410;2022年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广东食品营养与

2022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营养食品技术岗位。能在营养食品与保健品生产贸易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与品质控制、营养食品开发销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