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广西民族大学 (最高/最低分) | 百色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旅游管理("3+1") | 2021 | 理科 | 502/487(本科一批) | 365/336(专科批) |
| 旅游管理("3+1") | 2021 | 文科 | 537/530(本科一批) | 425/406(专科批) |
| 旅游管理("3+1") | 2020 | 理科 | -/465(本科二批) | -/230(专科批) |
| 旅游管理("3+1") | 2020 | 文科 | -/486(本科二批) | -/223(专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19 | 理科 | -/482(本科二批) | -/227(专科批) |
| 旅游管理 | 2019 | 文科 | -/493(本科二批) | -/364(专科批) |
| 旅游管理("3+1)" | 2018 | 理科 | -/471(本科二批) | -/408(本科二批) |
| 旅游管理("3+1)" | 2018 | 文科 | -/526(本科二批) | -/457(本科二批) |
| 旅游管理 | 2017 | 理科 | -/438(本科二批) | -/383(本科二批) |
| 旅游管理 | 2017 | 文科 | -/510(本科二批) | -/445(本科二批)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 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 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 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科学的学习与思维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国内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新思维能力;
6.掌握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7.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 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商务英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旅游景区调查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专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旅游管理信息化软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西 | 旅游管理(5550元/年,在武鸣校区办学,实行"3+1"培养模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87 |
| 文科 | 530 | ||||
| 山东 | 旅游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95 |
| 江西 | 旅游管理(实行“3+1”培养模式.)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6 |
| 福建 | 旅游管理(实行3+1培养模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4 |
| 浙江 | 旅游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5 |
| 河北 | 旅游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3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西 | 旅游管理(4600元/年,在澄碧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4 |
| 旅游管理(5800元/年,在澄碧校区办学) | 专科批 | 336 | |||
| 旅游管理(4600元/年,在澄碧校区办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64 | ||
| 旅游管理(5800元/年,在澄碧校区办学) | 专科批 | 406 | |||
| 甘肃 | 旅游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464 |
| 四川 | 旅游管理(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澄碧校区就读)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5 |
| 福建 | 旅游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0 |
广西民族大学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培养广西少数民族党政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而建立的一所综合性民族高等学府;广西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
广西民族大学地处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市,有相思湖、思源湖和武鸣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600亩。校园环境幽美静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人文氛围深厚浓郁,具有鲜明的壮乡民族特色和东南亚异域风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曾入选《环球人文地理》中国九所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大学之一。
广西民族大学创建于1952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砥砺出“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共进、传承创新”的校风、“精益求精”的教风、“勤学躬行”的学风,凝炼出“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合一的鲜明办学特色。
广西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备受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南宁人民公园接见我校师生代表;1990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来校视察时称赞学校环境优美,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2006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越南时,亲切接见了我校在越南讲学、留学的师生代表;2010年5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校考察,勉励我校师生要倍加敏于求学、学有所成、锻炼成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3年10月,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来校视察调研。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出席基层代表座谈会时亲切接见我校学生代表。
广西民族大学办学基础稳步夯实,人才培养体系完整。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9857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50%以上。现建制24个教学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学)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科学技术史);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广西一流学科,2个广西一流(培育)学科;84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9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广西民族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现有教职工总数2395人,其中专任教师153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6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4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74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广西八桂学者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100余人次。
广西民族大学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近五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48项(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47项;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39项;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39个,厅局级科研平台12个。《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百强报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等荣誉称号, 系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广西民族大学始终坚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广西开放开发大局,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充分发挥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作用,在泰国、老挝、印尼分别设立了孔子学院。先后为柬埔寨首相洪森及夫人文拉妮·洪森授予了文学名誉博士学位。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首相洪森,越南前国家主席陈德良,泰国诗琳通公主,老挝前总理波松等东盟国家政要都曾到校参观访问。学校与22个国家、地区的176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至今已累计招收来自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余名留学生,派出近1.7万名学生赴外留学。
广西民族大学桃李满园、芬芳天下。建校以来培养出了众多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知名企业家,还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莫振高、“南沙守礁第一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龚允冲等一大批扎根基层、造福一方的毕业生,累计为国家输送了30余万名民族精英和国家栋梁。他们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务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良好品格,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广西民族大学各项工作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文明单位、全区高校毕业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广西民族大学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视察广西时的重要指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着眼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新时代高等院校的五大基本职能,聚焦聚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百色学院是2006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广西省立田西师范学校,历经百色师范学校、百色师专、百色地区师范学校、右江民族师专等阶段。80多年来,学校坚持在“老、少、边、山、穷、库”地区办学,凝练了“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磨砺成才”的“石磨精神”,走出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秉承“志远行敏、德高业精”校训,为社会输送了15万余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专门人才,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巨大贡献。
学校升本以来,坚持以“百折不挠、奉献拼搏、团结务实、争先创新”的百色精神办学育人,科学谋划,艰苦创业,经过“明晰思路、寻求合作、创新模式”等探索改革阶段,实现了从专科教育为主向本科教育为主、从师范教育为主向产业服务型教育为主的“两个转型”,成为广西首批4个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是广西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是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中华经典诵读试点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广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西文明校园”“自治区和谐学校”“广西华文教育基地”“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绿色大学”“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等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1833.22亩,拟建百东校区占地2512亩,现有建筑面积47.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8亿元;实验室实训室29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07个,馆藏纸质图书130.58万册,电子图书198.8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641人,其中各类教师135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39人,正高级职称教师70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56人,“双师型”教师546人。长期聘请多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近年来,1名教师荣获“自治区优秀教师”,228位教师获“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8人获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教师”,1人获得“广西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卓越人才”,4人获“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有9位教师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有12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3人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3人入选广西“卓越学者”,1人被评为评为广西“莫振高式八桂好老师”,1人被评为“八桂名师“,1人被授予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学校设有21个二级学院,57个本科专业、25个专科(高职)专业,设有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即市场营销第二学位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形成以人文社会类学科专业集群为基础,产业服务类学科专业集群为主导,多学科专业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面向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学生24311人,招收来自泰国、老挝、柬埔寨、巴基斯坦、索马里、赞比亚等国家的留学生共46人。
现有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群3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7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0门,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6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3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5个,广西高校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广西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个,是广西教师教育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以来,共获得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1项,自治区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
2009年以来,共有5691人次学生获得2676项自治区级三等奖及以上等次学科竞赛奖,其中1816人次学生获得604项国家级奖。484名学生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22个班级被授予自治区先进班集体。14名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7人次学生获得此项提名奖;266名团员、团干受到上级团组织表彰,学校各级团组织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广西五四红旗团委”10个、“广西五四红旗总支部(团总支)”18个。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全区平均就业率水平之上,学校连续多年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单位”。
升本以来,学校秉承学科专业一体、教学科研互动理念,有力地支撑和促进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现有自治区级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级一流学科(培育)建设项目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1个,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1个,广西社科普及基地1个,被确定为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基地。2005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7项;科研资助总经费4480多万元。全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717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290多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近1170篇;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130多部;共获得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60多项,其中省部级30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9项,优秀奖2项,获国家文化部评选的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1项)。
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道路,注重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合作。近年来,先后与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与百色市各个县(区)政府和252个区内外企事业及其他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其中与广州市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签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输送与合作协议;与德国1所大学、俄罗斯1所大学、美国2所大学、越南3所大学、马来西亚4所大学、泰国12所大学及4个府等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其中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马来西亚北方大学、泰国程逸皇家大学、泰国清迈皇家大学、泰国沙功那空皇家大学承认我校对应专业的学分。学校先后派遣620多名越南语、泰语、英语、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学生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相关大学交流学习、参加学科竞赛,先后派遣460多名汉语国际教育、泰语、英语专业学生到泰国中小学进行汉语教学实习,60多名教师、学生志愿者赴美国、泰国、菲律宾及蒙古开展汉语教学,10名教师赴美国与泰国访学、进修;90多名教师赴国外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泰国如诺大学、程逸皇家大学等多所高校先后派出师生到我校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成立了“百色学院—马来西亚高校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中外合作教育基地或中心;先后组团参加9届东盟广西国际教育展;到美国、法国、德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高校进行教育考察交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百色学院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正在“植根百色,服务广西,面向全国,对接东盟,建设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学院地址:广西百色市中山二路21号
邮 编:533000
联系电话:0776-2848059、13737682001
传真:0776—2848059
联系人: 邹禄禄
网 址:www.bsuc.cn
E-mail:bsxyzjc@bsuc.cn
百色市概况
百色,是由壮语中的原始村落“博涩寨”的称名而来的,意思是洗衣服的好地方。百色还被称之为“鹅城”。清朝在分田州土州设立厅制之后,在雍正七年,也就是公元 1729年设置百色厅,这是百色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从1730年建城至今,已有270年的历史。百色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市,西部与云南相接,北部与贵州毗邻,东与首府南宁紧连,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365公里,是滇、黔、桂三省中心城市,是我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是一片洒满先烈鲜血的热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百色市,全市总面积3.62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约25.6平方公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的时候,百色城区只有1.23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60多万,有壮、瑶、苗、回、彝、仡佬等七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约占总人口的80%,瑶族、苗族、回族、彝族、仡佬族约占总人口的6%。正是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在百色就开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像壮族的三月三歌节、对歌择偶、新郎骑马迎亲、神秘夜婚、扁担舞;瑶族的进寨拦路酒、民族舞蹈,如:龙凤舞、铜鼓舞、丰收舞等很有特色;苗族的跳坡节,彝族的跳弓节等丰富的民族风情,田阳舞狮、德保矮马童军等充满情趣的民间文化正逐渐向世人展现,充满无穷魅力。其中位于那坡县最神秘的黑衣壮,每年都吸引了无数的海内外学者、游客前来考察、探秘。
百色下辖一区十一县,即平果、田东、田阳、田林、德保、靖西、那坡、凌云、乐业、隆林、西林,其中有10个被列为国家级特困县。为了改变百色贫穷、落后的面貌,勤劳、勇敢的百色人奉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从1997年11月起,在百色3.6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了一场人畜饮水、村村通公路、茅草房改造、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和改善办学条件的大会战。历时三年,取得了辉煌成就,缔造了新一代百色精神。
百色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沛,雨热同季,夏长冬短。百色年平均气温19.0°C 至22.1°C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怒放。
百色地形东西长320公里,南北宽230公里,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地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典型的山区,山区约占总面积的95.4%(石山占30%,土山占65.4%),丘陵、平原仅占4.6%。由于受地型的影响,百色的气候较具怪异,百色市区四面山峰环抱,是个典型的小盆地城市,具有“小武汉”之称,而百色市下辖的乐业县,夏天白天不热,晚上较冷,不开空调,还须盖被子呢,是旅游、避暑的好地方。乐业县还是百色唯一一个冬天会下雪的地方,平均每年雪期约3-6天左右,具有“小东北”之称。百色地处山区,地大物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且矿产种类多,储量大。截至2001年底,全地区已发现50多个矿种,探明储量的矿产31种,已开发利用24种。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铝土矿、铜矿、水晶、褐煤等,位居广西首位。黄金储量为广西第一,成为广西主要黄金产地之一,全国重点工程国家大型企业平果铝是我国九大有色金属基地之一,也是我们亚洲最大铝厂,更是百色革命老区人民的骄傲。(附矿产资料:1.铝土矿5.24亿吨; 2.水晶矿400吨; 3.无烟煤700万吨; 4.锰矿3573万吨; 5.铜矿14.5万吨; 6.锑矿9.87万吨; 7. 褐煤5.1亿吨; 8.石油1300万吨; 9.黄金初探量近70吨。)
除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之外,百色还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5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有近300万千瓦,全国重点工程天生桥水电站就达近260 万千瓦。
百色地区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旅游资源潜力巨大。像国家级景点--百色起义纪念馆;省级风景名胜区--澄碧湖;凌云的纳灵洞、水源洞;靖西的通灵大峡谷;乐业的罗妹洞、布柳河、大石围天坑等,构成了百色的旅游品牌线路。归纳起来为两坑二洞一河一湖,两坑即为大石围天坑、穿洞天坑,二洞为纳灵洞、水源洞,一河指布柳河,一湖则指澄碧湖了。
百色山区面积大、森林面积大,生物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开发价值大的特点。植物资源有236科、955属、2775种,素有“土特产仓库”和“天然中药库”之称,著名土特产品有:芒果、白毫茶、八渡笋、八角、茴油、桐油、板栗、田七、蛤蚧、云耳、香菇等。
“鹅城”的典故
百色,也被称之为“鹅城”,并不是因为百色喂养的鹅多,称作“鹅城”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为百色的地形图形状特别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天鹅。第二是因为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两只鹅的传说。说的以前在右江边上住着一户人家,只有一对年迈的公婆,无儿无女。两公婆喂养了两只白鹅,喂了两年多了,不知什么原因,也不见下蛋。但这两只鹅好像通了人性一样,经常围在两公婆身边,像两公婆的孩子一样,为老人排解许多孤独。所以,日子久了,两公婆对这两只不会下蛋的白鹅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后来,两公婆因为大病一场,除了把所有田地卖掉以外,还欠了地主老财一大笔债。病好后,因年迈体弱,又没了田地,便没能力偿还借债,所以,便遭到地主老财的天天威逼。无奈之下,两公婆一起跳江自杀。就在两公婆沉入江底的时候,奇迹出现了,他们喂养的那两只不会下蛋的鹅,把他们救了出来,而且开口说话了:“回家吧,把我们的蛋拿去卖了,安度晚年吧!”。两公婆半信半疑地回到家,只见鹅窝里整整齐齐地放着十几个金光闪闪的金蛋,两公婆还了债,又收养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女孩作干女儿,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百色学院地理科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地理科学和旅游管理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地理科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地理科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地理科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地理科学和旅

百色学院化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化学和旅游管理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化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化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化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化学和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广西)

百色学院物理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和旅游管理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物理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理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物理学和旅游管理录取分

百色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学与应用数学和旅游管理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

百色学院历史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历史学和旅游管理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历史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历史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历史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历史学和旅游管理录取分

百色学院新闻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闻学和旅游管理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闻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新闻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新闻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新闻学和旅游管理录取分

百色学院英语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旅游管理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广西)

百色学院广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336分(理科)。百色学院广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旅游管理文科专科批普通类百色学院广西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旅

百色学院广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04分(理科)。百色学院广西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旅游管理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百色学院广西旅游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

百色学院民族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民族学和旅游管理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民族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民族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民族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民族学和旅游管理录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