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统招考生:
我校2021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工作已经结束,部分专业推免生名额略有剩余,将在统招生录取阶段使用。现将整合后统招生计划公布如下
南京中医药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推免后更新).pdf,此规模数仅供参考,终以当年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
推免后统招计划 |
001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 |
|
100501中医基础理论 |
2 |
01脾藏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
02中医脑病治则治法研究 |
|
100502中医临床基础 |
3 |
01温病学理论与运用研究 |
|
02伤寒论理法方药研究 |
|
03金匮要略治法方药效应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 |
|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
4 |
01藉应激共病模型快速揭示疏肝代表性成分及其共享分子 |
|
02脾藏象理论及其应用的现代生物学研究 |
|
100800中药学 |
2 |
01中药配伍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 |
|
105600中药学 |
10 |
01中药抗肿瘤转移机制及应用研究 |
|
002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省中医院) |
|
100201内科学 |
2 |
01内科疾病研究 |
|
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01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 |
7 |
02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超声方向) |
1 |
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 |
2 |
01临床检验诊断研究 |
|
100210外科学 |
2 |
01外科疾病研究 |
|
100506中医内科学 |
27 |
01中医内科疾病研究 |
|
100507中医外科学 |
|
01普通外科疾病研究 |
2 |
02肛肠外科疾病研究 |
4 |
100508中医骨伤科学 |
6 |
01中医骨伤科疾病研究 |
|
100509中医妇科学 |
1 |
01中医妇科疾病研究 |
|
100510中医儿科学 |
2 |
01中医儿科疾病研究 |
|
100511中医五官科学 |
|
01中医眼科疾病研究 |
1 |
02中医耳鼻咽喉科疾病研究 |
1 |
100512针灸推拿学 |
5 |
01针灸效应规律及机制 |
|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
|
01内科疾病中西医研究 |
3 |
02外科疾病中西医研究 |
3 |
100800中药学 |
5 |
01中药药理学方向 |
|
105600中药学 |
38 |
01中药效应与安全性评价(含临床) |
|
105701中医内科学 |
40 |
01中医内科疾病临床研究 |
|
105702中医外科学 |
|
01普通外科疾病临床研究 |
7 |
02肛肠外科疾病临床研究 |
6 |
105703中医骨伤科学 |
12 |
01中医骨伤科疾病临床研究 |
|
105704中医妇科学 |
4 |
01中医妇科疾病临床研究 |
|
105705中医儿科学 |
4 |
01中医儿科疾病临床研究 |
|
105706中医五官科学 |
|
01中医眼科疾病临床研究 |
2 |
02中医耳鼻咽喉科疾病临床研究 |
2 |
105707针灸推拿学 |
9 |
01针灸的临床应用规律 |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 |
|
01内科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
15 |
02外科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
22 |
105710全科医学(中医,不授博士学位) |
2 |
01中医全科理论的研究 |
|
003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 |
|
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3 |
01慢病中西医结合康复研究 |
|
100506中医内科学 |
4 |
01中医养生治未病研究 |
|
02中医养生方法技术研究与应用 |
|
100512针灸推拿学 |
|
01针灸效应规律及机制 |
17 |
02针灸辅助生殖研究 |
03针灸治疗疑难及重大疾病研究 |
04推拿手法、功法的规范化 |
8 |
05小儿推拿穴位规范化研究和临床应用 |
06推拿临床优势病种机制研究 |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
3 |
01中医适宜技术的现代生物学机制研究 |
|
004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 |
|
045400应用心理 |
3 |
01临床心理学 |
|
02中医情志与医学心理学 |
|
03咨询心理学 |
|
071006神经生物学 |
3 |
01 “痛”和“痒”的形成机制 |
|
02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机制与药物发现 |
|
071009细胞生物学 |
4 |
01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
|
02分子药理学 |
|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16 |
01细胞结构张力与疾病 |
|
02膜通道的结构与功能 |
|
03蛋白质结构与药物设计 |
|
04微流控技术与细胞分析 |
|
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3 |
01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
|
02神经与精神疾病的解剖基础与干预策略 |
|
100102免疫学 |
6 |
01感染免疫学 |
|
02肿瘤免疫学 |
|
03神经免疫学 |
|
04中医药免疫 |
|
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5 |
01肿瘤分子病理学 |
|
02水盐代谢与糖脂代谢调控 |
|
100706药理学 |
19 |
01神经精神药理学 |
|
02生化与分子药理学 |
|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
2 |
01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疾病的疗效和机制的基础研究 |
|
02中医药现代生物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评价 |
|
105500药学 |
44 |
01蛋白质药学 |
|
02药物设计 |
|
03药物化学 |
|
04药物递送 |
|
005药学院 |
|
100701药物化学 |
14 |
01天然活性化合物的发现及其化学生物学研究 |
|
02天然先导结构的活性及成药性优化 |
|
03药物分子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
|
04药物优势骨架构建的方法学研究 |
|
05药物优势骨架后期官能团化方法学研究及其应用 |
|
06药物合成方法学研究 |
|
100702药剂学 |
6 |
01高效吸收制剂研究 |
|
02基于纳米技术的新型给药系统研究 |
|
03生物药剂学和代谢组学研究 |
|
100704药物分析学 |
7 |
01药物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
|
02药物体内过程分析 |
|
03药物的代谢及代谢组学 |
|
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4 |
01药用植物内生菌的新型次生代谢产物发现及活性评价 |
|
02特境微生物的新型次生代谢产物发现及活性评价 |
|
03中药与肠道菌群作用研究 |
|
04药用菌发酵工艺优化及产业化研究 |
|
05多肽及蛋白质药物研发 |
|
06抗体药物研究与开发 |
|
100706药理学 |
12 |
01神经精神药理学 |
|
02消化与肿瘤药理学 |
|
03心脑血管药理学 |
|
04内分泌免疫药理学 |
|
100800中药学 |
|
1、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
11 |
01中药资源生产与品种选育 |
|
02中药鉴定与品质评价 |
|
03中药资源化学与资源循环利用 |
|
04中药配伍规律与创新药物 |
|
2、中药化学与分析学方向 |
14 |
05中药/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及应用研究 |
|
06方剂功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新药研发 |
|
07中药资源化学与资源循环利用 |
|
08药用植物等来源的新型药源分子发现与优化研究 |
|
09特殊环境细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和生物学研究 |
|
3、中药炮制学方向 |
19 |
10中药炮制机理及饮片标准化研究 |
|
11中药海洋药物研究 |
|
4、中药药剂学方向 |
19 |
12中药分离过程适宜技术研究 |
|
13中药制剂品质传递过程研究 |
|
14中药制剂新剂型新技术研究 |
|
15中药新药创制与转化应用研究 |
|
5、中药药理学方向 |
24 |
16中医方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调控研究 |
|
17中药对肿瘤的分子机理研究 |
|
18中药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
|
105500药学 |
|
01药物研发 |
23 |
02药品生产及质量控制 |
12 |
03临床药学(含药物评价) |
18 |
105600中药学 |
|
01中药资源生产与开发利用 |
15 |
02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与方法 |
15 |
03中药制药技术与产品开发 |
30 |
04中药效应与安全性评价(含临床) |
12 |
006卫生经济管理学院 |
|
120400公共管理 |
15 |
01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
105600中药学 |
3 |
01药事管理方向 |
|
007护理学院 |
|
101100护理学 |
5 |
01临床护理 |
|
02社区护理 |
|
03老年护理 |
|
04护理管理 |
|
05中西医结合护理 |
|
105400护理 |
38 |
01临床专科护理 |
|
02护理管理 |
|
03中医护理 |
|
04老年护理 |
|
009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 |
|
083500软件工程 |
19 |
01智能信息处理与软件技术 |
|
02软件服务与知识工程 |
|
03中医药物联网软件与大数据分析 |
|
010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人文学院 |
|
071200科学技术史 |
7 |
01中医思想与文化史研究 |
|
02中医文化传播研究 |
|
03科技与社会研究 |
|
011中医药文献研究所 |
|
100503中医医史文献 |
17 |
01本草文献与中医流派研究 |
|
02方剂配伍及临床应用研究 |
|
03中医药临床文献研究 |
|
04中医国学研究 |
|
012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中药学院) |
|
100800中药学 |
22 |
1、中药化学与分析学方向 |
|
01天然药物化学 |
|
02药物合成化学 |
|
03中药分析学 |
|
2、中药药理学方向 |
|
04肿瘤药理学 |
|
05代谢性疾病药理学 |
|
06化学生物学 |
|
07神经药理学 |
|
08药物毒理学 |
|
105500药学 |
105 |
01药物化学 |
|
02药理学 |
|
013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
|
100507中医外科学 |
1 |
01肛肠外科疾病研究 |
|
100512针灸推拿学 |
1 |
01针灸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 |
|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
1 |
01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
|
105500药学 |
2 |
01药物临床疗效、中西药联合抗肿瘤机制研究 |
|
105701中医内科学 |
2 |
01脾胃病临床研究 |
|
02康复中医治疗临床研究 |
|
105702中医外科学 |
4 |
01肛肠外科疾病研究 |
|
02普通外科疾病研究 |
|
105706中医五官科学 |
1 |
01中医耳鼻咽喉科疾病研究 |
|
105707针灸推拿学 |
1 |
01针灸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 |
|
02推拿手法、功法的规范化 |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 |
8 |
01肿瘤内科诊治临床研究 |
|
02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
|
03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 |
|
04肾病疾病临床研究 |
|
06急危重症中西医临床研究 |
|
07泌尿外科临床研究 |
|
08临床麻醉与疼痛研究 |
|
014附属南京中医院(南京市中医院) |
|
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2 |
01超声引导下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及其增敏机制研究 |
|
105600中药学 |
2 |
01中药药剂学方向 |
|
105701中医内科学 |
26 |
01中医内科疾病临床研究 |
|
105702中医外科学 |
18 |
01肛肠外科疾病研究 |
|
105705中医儿科学 |
2 |
01小儿心肝系、脾系疾病研究 |
|
105707针灸推拿学 |
11 |
01针灸的临床应用规律 |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 |
|
01中西医结合内科疾病临床研究 |
4 |
02中西医结合外科疾病临床研究 |
13 |
015第三临床医学院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
|
100201内科学 |
2 |
01内分泌与代谢病的临床研究 |
|
02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
|
100210外科学 |
2 |
01甲状腺乳腺外科疾病临床研究 |
|
02心胸外科疾病的临床研究 |
|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
2 |
01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 |
|
02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
|
100800中药学 |
10 |
01中药化学与分析学方向 |
|
02中药药剂学方向 |
|
03中药药理学方向 |
|
105500药学 |
15 |
01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
02药物分析学 |
|
03临床药理和药代动力学 |
|
105600中药学 |
35 |
01中药化学与分析学方向 |
|
02中药药剂学方向 |
|
03中药药理学方向 |
|
04中药炮制学方向 |
|
105701中医内科学 |
11 |
01肿瘤临床研究 |
|
02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
|
03心系疾病临床研究 |
|
04肾病临床研究 |
|
105703中医骨伤科学 |
7 |
01脊柱病临床研究 |
|
02创伤及骨关节病研究 |
|
105704中医妇科学 |
2 |
01妇科生殖内分泌、月经病 |
|
02妇科内分泌 |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 |
|
01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 |
26 |
02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
03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
04代谢内分泌疾病临床研究 |
05风湿免疫病临床研究 |
06中西结合急重症临床研究 |
07恶性肿瘤的中西医临床研究 |
|
08泌尿外科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
8 |
09甲状腺乳腺外科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
10心胸外科疾病的中西医临床研究 |
11中西医结合新生儿疾病研究 |
12中西结合妇科肿瘤临床研究 |
016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
105701中医内科学 |
3 |
01脾胃病临床研究 |
|
02肺脏病临床研究 |
|
105702中医外科学 |
2 |
01普通外科疾病研究 |
|
105706中医五官科学 |
4 |
01中医耳鼻咽喉科疾病研究 |
|
02变应性鼻炎的中医临床及基础的研究 |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 |
3 |
01普通外科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
|
017苏州附院(苏州市中医医院) |
|
105600中药学 |
3 |
01中药制药技术与产品开发 |
|
02中药效应与安全性评价(含临床) |
|
105701中医内科学 |
14 |
01心血管病临床研究 |
|
02脾胃病临床研究 |
|
03肿瘤临床研究 |
|
04肾脏病临床研究 |
|
05内分泌疾病临床研究 |
|
06风湿病临床研究 |
|
07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
|
105703中医骨伤科学 |
8 |
01脊柱病研究 |
|
02创伤及骨关节病研究 |
|
105704中医妇科学 |
3 |
01不孕症研究 |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 |
3 |
01急危重症临床研究 |
|
02血管外科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
|
018常州附院(常州市中医医院) |
|
105600中药学 |
3 |
01中药学 |
|
105701中医内科学 |
2 |
01全科医学科(老年病科)临床研究 |
|
105702中医外科学 |
3 |
01中医药治疗男科疾病 |
|
105703中医骨伤科学 |
10 |
01骨关节损伤及骨病研究 |
|
02脊柱外科研究 |
|
03骨关节创伤及脊柱病研究 |
|
105704中医妇科学 |
4 |
01女性生殖内分泌、不孕 |
|
02不孕症、复发性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方向 |
|
019无锡附院(无锡市中医医院) |
|
105701中医内科学 |
8 |
01脾胃病临床研究 |
|
02心血管病临床研究 |
|
03肿瘤病临床研究 |
|
04痹病临床研究 |
|
105703中医骨伤科学 |
10 |
01脊柱病研究 |
|
02创伤及骨关节病研究 |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 |
10 |
01心血管病中西医结合防治 |
|
02神经内科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
|
03急慢性疼痛中西医临床研究 |
|
04外科学 |
|
05骨科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
|
020徐州附院(徐州市中医院) |
|
105701中医内科学 |
3 |
01中西医结合脾胃病临床研究 |
|
105704中医妇科学 |
2 |
01生殖健康与生殖障碍的中医药研究 |
|
105707针灸推拿学 |
2 |
01针灸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 |
3 |
01心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
|
022鼓楼临床医学院(南京鼓楼医院) |
|
100201内科学 |
16 |
01呼吸系统疾病研究 |
|
02风湿免疫学研究 |
|
03肾脏病学研究 |
|
04感染与传染病学研究 |
|
05消化病学研究 |
|
06血液病学研究 |
|
07内分泌学研究 |
|
08心血管病学研究 |
|
100204神经病学 |
2 |
01脑血管病及神经变性疾病基础和转化研究 |
|
100210外科学 |
19 |
01泌尿外科学研究 |
|
02普外科学研究 |
|
03骨科学研究 |
|
04神经外科学研究 |
|
05心胸外科学研究 |
|
06烧伤整形学研究 |
|
100211妇产科学 |
4 |
01妇产科学研究 |
|
100214肿瘤学 |
5 |
01肿瘤靶向与个体化治疗、个体化肿瘤疫苗、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治疗 |
|
100506中医内科学 |
2 |
01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
|
02针灸调节机制 |
|
105500药学 |
101 |
01临床药学方向 |
|
023军事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
|
100800中药学 |
4 |
01中药药理学 |
|
02神经精神药理与新药评价 |
|
03肿瘤药理学 |
|
04天然药物化学 |
|
105600中药学 |
10 |
01中药药理学 |
|
02神经精神药理与新药评价 |
|
03肿瘤药理学 |
|
04天然药物化学 |
|
026泰州人民医院 |
|
100201内科学 |
3 |
01心律失常的基础和临床 |
|
02心血管类疾病的诊断及药物、介入治疗研究 |
|
03糖尿病肾病进展分子生物学机制 |
|
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1 |
01核医学分子影像与分子探针方向 |
|
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 |
1 |
01纳米医学、肿瘤个性化诊疗 |
|
100210外科学 |
1 |
01骨外科 |
|
100211妇产科学 |
2 |
01生殖内分泌 |
|
100214肿瘤学 |
1 |
01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
|
028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 |
|
100201内科学 |
6 |
01肝硬化的基础与临床 |
|
02艾滋病的基础与临床 |
|
03侵袭性真菌感染 |
|
04纳米技术在结核病的应用研究 |
|
05耐药结核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
06疑难肝脏疾病的临床病理诊断 |
|
07肝脏疾病和肝衰竭治疗 |
|
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 |
1 |
01临床检验诊断研究 |
|
100210外科学 |
2 |
01肝胆外科 |
|
02胃肠外科 |
|
100211妇产科学 |
2 |
01妇科肿瘤基础和临床 |
|
02宫颈癌及宫颈病变发病机制研究 |
|
03围产医学:生殖健康及高危妊娠管理 |
|
04妊娠期肝病及感染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
100214肿瘤学 |
3 |
01肿瘤放射抵抗的研究 |
|
02肿瘤液体活检的技术及应用 |
|
03循环肿瘤细胞检测 |
|
04肿瘤临床与基础 |
|
100217麻醉学 |
1 |
01临床麻醉 |
|
02疼痛诊疗 |
|
100218急诊医学 |
1 |
01重症感染的血管损伤机制与治疗 |
|
02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监测与治疗 |
|
105500药学 |
22 |
01药品生产及质量控制 |
|
02临床药学(含药物评价) |
|
03药物临床疗效、中西药联合抗肿瘤机制研究 |
|
04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
05临床药理和药代动力学 |
|
06药物递送 |
|
07药理学 |
|
030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
|
071001植物学 |
6 |
01中药资源学 |
|
02天然药物学 |
|
105500药学 |
5 |
01药物研发 |
|
02蛋白质药学 |
|
105600中药学 |
5 |
01中药制药工程与技术 |
|
02中药检验与分析 |
|
031深圳市中医院 |
|
100506中医内科学 |
6 |
01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的研究 |
|
02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研究 |
|
03中医药治疗肝脏疾病 |
|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
3 |
01中西医防治代谢性或肾脏相关疾病的研究 |
|
032康缘中药学院 |
|
105500药学 |
10 |
01药物研发 |
|
105600中药学 |
10 |
01中药制药技术与产品开发 |
|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2020年10月27日
原标题:2021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统考报名须知
全体统招考生:我校2021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工作已经结束,部分专业推免生名额略有剩余,将在统招生录取阶段使用。现将整合后统招生计划公布如下南京中医药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推免后更新).pdf,此规模数仅供参考,终以当年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南京中医药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推免后统招计划001中医
南京林业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招生计划2022年我校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约2280余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744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1085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455人;“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约12人,专项专用。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专业方向的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
南京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统考报名录取人数统计表(注:不含推免)院系代码院系代码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统考全日制报名人数统考全日制录取人数非全日制报名人数非全日制录取人数001哲学系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28200001哲学系010102中国哲学59400001哲学系010103外国哲学50300001哲学系010104逻辑学15700001哲学系01010
请在查询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前,先仔细阅读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招生目录上的学制仅供参考,有关信息以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为准。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拟招收总人数考试科目备注全日制非全日制学术学位专业学位专业学位001哲学系(电话:89686009)5100“哲学(0101)”为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和国家一级重点(培育)学科。哲学系招生人数共计51
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报考条件(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二)身心健康,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三)报考博士研究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
学术学位学科(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初试科目复试笔试科目拟招生人数(无推免)020100理论经济学经济学院01(全日制)政治经济学02(全日制)经济史03(全日制)西方经济学04(全日制)世界经济05(全日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1)101思想政治理论(02)201英语一(03)303数学三(04)811西方经济学复试笔试科目:(01)经济学综合(
序号招生专业(类)学制报考要求所在院系1汉语言文学4语文、数学A/B、英文、社会/自然均达前标文学院2历史学类4语文、数学A/B、英文、社会/自然均达前标历史学院3哲学4语文、数学A/B、英文、社会/自然均达前标哲学系4新闻传播学类4语文、数学A/B、英文、社会/自然均达前标新闻传播学院5汉语国际教育4语文、数学A/B、英文、社会/自然均达前标海外教育学院6
为了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考生自我防护意识,承担对社会的防疫责任,特制定考生健康应试须知如下:一、考前准备1.考前14天起,每日自行测量体温和监测健康状况;尽量保持在江苏省境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跨市流动,避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2.异地考生须提前了解并确保自己符合考试所在地防疫政策和要求。考生须在12月11日前申
为方便广大考生,经上级部门批准,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南京林业大学报考点(3209)采用“网上确认”报名信息方式,考生凭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上报名系统的用户名及密码登录,按流程进行网上确认。一、考生注意事项1.考生应认真阅读“南京林业大学报考点网上报名公告”并确保填报信息准确无误,因误填、错填或虚假填报造成不能确认或考试的,
学院代码学院名称学术型专业学位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习方式学制001大气科学学院070601气象学全日制3002应用气象学院0706Z2应用气象学全日制3095136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全日制/非全日制2/3071300生态学全日制3090300农业资源与环境全日制3003大气物理学院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全日制3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