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发放说明

2018-04-02 09:19  北京外国语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发放范围
  • 1、2017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
  • 2、2016年录取的“西部支教”推免硕士研究生。
  • 3、2015年录取的“推免保”硕士研究生
  • 3、2017年录取的博士研究生。
  • 二、发放时间
  • 1、北外本校应届毕业本科生、硕士生、校内在编教师
  • 2、其它新生:
  • 三、相关说明
  • 1、档案转移
  • 2、非定向研究生新生持本人身份证与《录取
  • 3、2017级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
  • 四、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的相关事宜

各位2017级研究生新生:

我校已于6月15日将2017级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及相关报到材料通过邮政EMS形式全部寄出,包括《录取通知书》《研究生新生入学指南》《信息系统入门指南》《调档函》<非定向研究生用>、银行卡&校园一卡(合一)等。

一、发放范围

1、2017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包括常规推免生、统考生、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生;不包括2017年录取的“推免保”、“西部支教”研究生。

2、2016年录取的 “西部支教”推免硕士研究生。

3、2015年录取的“推免保”硕士研究生(从事两年校内学生工作者)。

3、2017年录取的博士研究生。

二、发放时间

1、北外本校应届毕业本科生、硕士生、校内在编教师:

凭本人身份证、或学生证、或校内一卡通原件签字领取,无特殊原因者须本人领取,不得代办。

领取时间:自6月15日—6月23日(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周一上午除外)前来领取。

如确需他人代领,须代领人持身份证原件、并提交新生手写签名的委托书原件、新生本人身份证复印件,由工作人员查验、留存后签字领取。

2、其它新生:

我校于6月15日通过邮政EMS快递形式寄出,请保持手机通畅并注意查收。

三、相关说明

1、档案转移:非定向研究生新生本人持《录取通知书》与《调档函》,按相关要求到档案所在单位办理档案转移手续:我校不受理定向研究生档案调入。

档案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北京外国语大学×××院系

邮政编码:100089 具体联系人及联系电话见下表:

院系所 联系人 电话
英语学院 鞠丹 010-88815851
俄语学院 周清波
法语系 郭向华 010-88816906
德语系 郭巧玲 010-88816432
日语系 曹文婷 010-88818685
日本学研究中心 李雪丽 010-88816584
西葡语系 李放 010-88816435
阿拉伯学院 童昊 010-88816752
欧语学院 钱颖超 010-88816318
亚非学院 刘玉华
高级翻译学院 张阳 010-88816386
中文学院 李美玲 010-88816707
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赵江丽 010-88816824
国际关系学院 汤澍 010-88817822
马克思主义学院 祝和军 010-88816480
国际商学院 段海波 010-88818121
法学院 张燕龙 010-88816014
外国语言所 贺佩倩 010-88816826
外国文学所 傅丽俐 010-88816307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李真 010-88816430
艺术研究院 王狄 010-88812986
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张凯旋 010-88814531
国际组织项目班 李爱国 010-88815290
专用英语学院 周雪颖 010-88818623
全球史研究院 马春玲 010-88812956

2、非定向研究生新生持本人身份证与《录取通知书》到本人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籍迁移证》,户籍迁移自愿;我校不受理定向研究生户籍迁入。

3、2017级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需签署的协议书寄达时间可延至7月20日。

四、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的相关事宜

关于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的预注册、户籍、组织关系、体检、缴费、住宿等各项手续及具体要求,请按照与《录取通知书》《研究生新生入学指南》《信息系统入门指南》等材料中相关要求办理。有疑问可咨询相关主管部门(联系电话详见《入学指南》)。

研招办地点:北外东院行政楼303A室 电话:010-88816246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研招办

2017年6月15日

 

附件1★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生定向协议书(在职)

附件2★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生定向协议书(非在职)

附件3★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博士生定向协议书(在职)

附件4★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博士生定向协议书(非在职)

原标题: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发放说明

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发放说明

各位2017级研究生新生:我校已于6月15日将2017级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及相关报到材料通过邮政EMS形式全部寄出,包括《录取通知书》《研究生新生入学指南》《信息系统入门指南》《调档函》、银行卡&校园一卡(合一)等。发放范围1、2017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包括常规推免生、统考生、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生;不包括2017年录取的“推免保”、“西部支教”研究生

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发放说明

各位2018级博士研究生新生:我校已于7月3日将2018级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及相关报到材料通过邮政EMS寄出,包括《录取通知书》《研究生新生入学指南》《信息系统入门指南》《调档函》、银行卡&校园一卡(合一)等。发放范围2018年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发放时间1、北外本校应届毕业硕士生:凭本人身份证、或学生证、或校内一卡通原件签字领取,无特殊原因者须本人领取,不

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发放说明

各位2018级硕士研究生新生:我校已于6月13日将2018级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及相关报到材料通过邮政EMS寄出,包括《录取通知书》《研究生新生入学指南》《信息系统入门指南》《调档函》、银行卡&校园一卡(合一)等。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将在稍候数日进行发放。发放范围1、2018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包括常规推免生、统考生、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生;不包括2018年录取

202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二)学历/学位条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已获得硕士学位。2.2022年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博士生新生入学前必须取得硕士学位)。注:凡在中国大陆地区以外取得学历/学位者,晚须于2022年新生报到日前取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

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发放说明

我校2017年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基本结束,现在等待上级批复。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预计将在6月底以EMS寄出,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将于7月初待上级批复后发放。1、本校应届生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者通知书一律自取,无需备注及发送邮件,自取时间另见网上通知。2、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为研究生网上报名时所填写的个人通讯地址,考虑到诸多录取考生邮寄地址会有变动,特规定如下:

2022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说明注意事项:1、本院不提供参考书目和往年复试试题。2、有关初审和复试的详细信息请关注外国语学院主页(http://sfl..cn/)公告栏。3、特别提醒:在网上报名时,请慎重选择报考类别。选择“定向就业”的考生须经定向单位同意后方可报名。录取类别应与报考类别一致。外国语学院不受理更改录取类别的申请。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发放安排

各位新生:欢迎到北京林业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2017年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发放安排如下:1、自取凡报名系统中通讯地址填写为北京地区的考生,或填写为京外但不希望邮寄的考生,请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研招办(主楼213)领取(代领者带考生本人身份证或身份证复印件)。领取时间为6月29日(本周四)上午9:00-11:00,下午2:00-4:30。2、邮寄通讯地址为京

2017年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发放通知

各位考生:  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已开始发放,领取方式及考生名单请参照附件。《调档函》等相关材料随录取通知书一同发放,请注意查收。  材料清单:  1、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2、《调档函》(录取类别为定向录取的考生不需要调档);  3、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新生入学须知;  4、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收费及奖助体系简介;

202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点统考招收硕士研究生网报公告

请考生首先仔细阅读《北京市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考生须知》及《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可登录http://yz..cn或http://yz.查询)。一、报考条件1、报考202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应符合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及《北京外国语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

202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是教育部直属、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距今已有80年办学历史,是我国办学历史悠久、开设语种多的外国语大学。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北外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形成了“外、特、精、通”的办学理念和“兼容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